---
第六章 太师阴影
离开临河县十日,济公一行人已行至通往京城的官道上。时值初夏,道旁杨柳依依,远处青山如黛。
"大师,再有三天路程就到京城了。"赵明德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城郭轮廓,"听说京城繁华无比,酒楼茶肆通宵达旦,不知是真是假。"
济公摇着破蒲扇,啃着不知从哪顺来的鸡腿,含糊道:"繁华是真,肮脏也是真。那京城里藏着的污秽,可比阎霸天的地下室还要精彩。"
翠娘闻言,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手腕。自从被阎府的人迷晕后,她时常感到一阵莫名的眩晕,眼前会突然闪过一些奇怪的画面——戴着金面具的人,漆黑的房间,还有某种甜腻到令人作呕的香气。
"翠娘,你脸色不太好。"赵明德关切地问,"是不是累了?"
翠娘勉强一笑:"没事,可能是天太热了..."
话音未落,她突然身子一晃,向前栽去。赵明德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却见翠娘双目紧闭,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嘴唇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大师!翠娘她——"
济公早已蹲下身,破扇子在翠娘鼻前轻拂三下。一丝若有若无的黑气从翠娘七窍中被扇出,消散在空气中。翠娘嘤咛一声,悠悠转醒。
"我...我怎么了?"
济公难得地皱起眉头:"阎霸天的'傀儡散',比和尚我想的还要阴毒。虽然及时解毒,但余毒未清,需找到'七星草'才能根治。"
赵明德握紧拳头:"都怪我大意,让翠娘遭此劫难..."
济公用扇子敲了敲他的头:"自责无用。前头有家客栈,今晚就在那儿落脚,和尚我顺便打听打听七星草的消息。"
黄昏时分,三人来到官道旁的一家"如意客栈"。客栈不大却干净整洁,掌柜的是个五十出头、面容和善的胖子,见客人上门,忙不迭地迎出来。
"三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小店有刚出锅的酱牛肉,还有上好的花雕..."
济公吸了吸鼻子:"酒是十年的陈酿,肉是今早宰的小牛,不错不错。掌柜的,来两间上房,再备一桌好菜!"
掌柜的笑眯眯地引他们入内,目光却在三人身上不着痕迹地扫过。赵明德敏锐地察觉到,当掌柜看到翠娘时,瞳孔微微一缩。
入夜后,赵明德正在房中读书,忽听隔壁翠娘房间传来一声闷响。他急忙冲过去,只见翠娘倒在地上,茶碗摔得粉碎,而她右手腕上赫然有一道黑线,正缓缓向肘部延伸!
"翠娘!"
赵明德正要扶她,济公突然推门而入:"别碰她!"老和尚一反常态地严肃,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符纸,贴在翠娘手腕黑线上。那黑线竟如活物般扭动起来,符纸瞬间变黑燃烧。
"好厉害的毒!"济公眉头紧锁,"这不是普通的'傀儡散',里面掺了苗疆蛊毒!"
赵明德急道:"大师,翠娘她..."
"暂时无碍。"济公取出三根金针,分别刺入翠娘头顶和双肩穴位,"不过需尽快找到解药,否则三日后毒入心脉,就难办了。"
正说着,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济公耳朵一动:"有意思。赵施主,你照顾翠娘,和尚我去会会客人。"
楼下大堂,十几个黑衣人已将客栈团团围住。为首的男子面白无须,声音尖细:"掌柜的,那两男一女可住在你这儿?"
掌柜的点头哈腰:"正是正是。那疯和尚和年轻男女,就在楼上地字房和人字房。大人,您答应的小的的那份..."
男子冷笑:"少不了你的。"他一挥手,"上去!要活的!"
黑衣人刚冲上楼梯,却见一个邋遢和尚蹲在楼梯口,正啃着一只鸡腿。
"各位施主深夜造访,可是来听和尚我说法的?"济公笑嘻嘻地问。
为首黑衣人厉喝:"疯和尚!识相的乖乖就擒,贾太师或可饶你一命!"
"贾太师?"济公眼睛一亮,"可是那位'朝中周公,世间财神'的贾似道贾太师?"
黑衣人傲然道:"正是!你接连坏太师好事,先是钱万贯,后是阎霸天,太师很是不悦!"
济公摇头晃脑:"善哉善哉。太师日理万机,竟还记得和尚我这等小人物,真是受宠若惊啊。"
"少废话!"黑衣人拔刀出鞘,"给我上!"
济公不慌不忙地将鸡骨头一扔,正中最前面黑衣人的眉心。那人应声而倒,其余人见状,怒吼着冲上来。
就在此时,客栈大门突然被撞开,一队官兵涌入,为首的正是曾在青林县审案的巡按御史!
"住手!"巡按厉喝,"本官接到密报,有人在此谋害朝廷命官,果然不假!"
黑衣人脸色大变:"林大人?!您...您不是去江南巡查了吗?"
林御史冷笑:"本官行程,还需向你汇报?"他一挥手,"统统拿下!"
黑衣人见势不妙,纷纷跳窗而逃。林御史也不追赶,径直走到济公面前,深深一揖:"下官来迟,望圣僧恕罪。"
济公扶起他:"林大人不必多礼。和尚我好奇,你怎知我们在此?"
林御史低声道:"下官奉皇命暗查贾似道,得知他派人追杀圣僧,特来相助。"
济公点点头:"原来如此。不过林大人,你这'巡按'身份怕是保不住了。"
林御史苦笑:"下官早有准备。贾似道权倾朝野,此番打草惊蛇,他必会报复。"
济公用扇子拍拍他的肩:"无妨。有时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林大人不如改明为暗..."
正说着,楼上传来赵明德的惊呼:"大师!翠娘她...她不行了!"
济公脸色一变,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翠娘房中,赵明德正抱着气息微弱的翠娘,满脸焦急。翠娘右手上的黑线已蔓延至肩膀,面色灰败如纸。
济公探了探翠娘脉搏,从怀中掏出一颗金色药丸:"快给她服下!"
药丸入口即化,翠娘脸上的死灰色稍稍褪去,但黑线仍在缓慢延伸。济公眉头紧锁:"只能暂时压制。要解毒,必须找到'七星草'。"
林御史跟进来,闻言道:"七星草?下官倒是听说,贾府后花园中种有此物,据传是贾似道为防被人下毒,特地搜罗来的解毒圣药。"
赵明德眼前一亮:"大师,我们去..."
济公摇头:"贾府守卫森严,又有术士坐镇,硬闯不是办法。"他转向林御史,"林大人,贾似道近日可有什么宴会?"
林御史思索道:"三日后是贾似道五十大寿,届时满朝文武都会去贺寿..."
济公拍手笑道:"妙哉!和尚我最爱凑热闹了。"
当夜,林御史留下几名心腹保护客栈,自己先行离去。济公将掌柜的叫到跟前,也不说话,只是拿出一面铜镜对着他。
掌柜的起初莫名其妙,但当他在镜中看到自己身后浮现出无数被他出卖的客商冤魂时,顿时面如土色,跪地痛哭:"圣僧饶命!小的知错了!小的是被逼无奈啊..."
济公收起铜镜:"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掌柜的,你可知该如何做了?"
掌柜的连连磕头:"小的明白!小的这就收拾细软,远走他乡,从此吃斋念佛,再不做亏心事!"
待掌柜的退下,赵明德不解地问:"大师为何放他走?此人助纣为虐..."
济公叹道:"世人皆苦,各有难处。他虽有过,但罪不至死。给他个改过的机会,胜造七级浮屠。"
夜深人静,赵明德守在翠娘床前,看着她苍白的面容,心如刀绞。这个曾经活泼坚强的卖唱女,如今却因他而身陷险境...
"赵...赵公子..."翠娘忽然微微睁眼,声音细如蚊蚋。
赵明德连忙俯身:"翠娘,你感觉怎样?"
翠娘艰难地抬起手,指向窗口:"外面...有人..."
赵明德猛地回头,只见窗外寒光一闪,一支弩箭破窗而入!千钧一发之际,翠娘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推开赵明德,弩箭深深扎入她的肩膀!
"翠娘!"赵明德目眦欲裂,拔出佩剑冲向窗口,却只看到一个黑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济公闻声赶来,见状立刻为翠娘止血。那弩箭上竟也淬了毒,翠娘肩头伤口流出的血呈暗紫色。
"好狠的手段!"济公沉着脸拔下箭矢,从箭杆上取下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三日后,贾府寿宴,静候大驾。"
赵明德拳头捏得咯咯响:"贾似道!我与你势不两立!"
济公为翠娘包扎好伤口,叹道:"这丫头体内原有毒素未清,又添新毒...若三日内拿不到解药,恐怕..."
赵明德跪在济公面前:"大师,求您救救翠娘!弟子愿做牛做马..."
济公扶起他:"痴儿。和尚我何尝不想救她?只是..."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摇头,"罢了,明日先进城,见机行事吧。"
次日清晨,三人乔装改扮,混入京城。京城果然繁华无比,街道宽阔,商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但细看之下,乞丐遍地,卖儿鬻女者不在少数,与朱门酒肉形成鲜明对比。
济公带着赵明德和勉强能走路的翠娘,来到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小茶馆。茶馆老板是个独眼老者,见济公进门,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动声色地将他们引入内室。
"圣僧久违了。"老者恭敬道,"老朽接到林大人传信,已准备好贾府地图和请柬。"
济公接过地图看了看:"贾似道府上有多少护卫?"
老者低声道:"明哨三十六,暗哨七十二,还有四位苗疆来的巫师坐镇。最麻烦的是,所有宾客入府前都要喝一杯'迎宾酒'..."
济公和赵明德对视一眼——那必是掺了"傀儡散"的毒酒!
"有办法不喝吗?"
老者摇头:"贾似道生性多疑,不喝者当场格杀。"
济公沉思片刻,忽然笑道:"无妨。和尚我自有妙计。"他转向赵明德,"赵施主,今晚和尚我要去贾府'踩踩点',你照顾好翠娘。"
入夜后,济公摇身一变,化作一个游方道士,大摇大摆地来到贾府附近。贾府高墙深院,占地极广,门口站着八名带刀侍卫,戒备森严。
济公绕到贾府后墙,口中念念有词,身形竟渐渐透明,直接穿墙而入!
贾府内灯火通明,仆从来往如织。济公隐去身形,循着药香来到后花园。园中有一处被铁栅栏围起的小药圃,里面种着各种奇花异草,其中一株七叶星形的小草,正是七星草!
济公正要上前,忽听脚步声传来。他隐在一旁,只见一个身着华服、面容阴鸷的中年男子在众人簇拥下走来,正是权倾朝野的贾似道!
"明日寿宴准备得如何了?"贾似道声音低沉。
身旁师爷恭敬道:"回太师,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六部尚书、三公九卿都会到场,只要他们喝下'迎宾酒',以后朝中就全是太师的人了。"
贾似道冷笑:"好。那疯和尚可有消息?"
"探子回报,他们已到京城。那女的中了毒,必会来盗七星草..."
贾似道满意地点头:"在药圃周围埋伏弓箭手,我要他们有来无回!"
待贾似道离去,济公显出形来,摇头叹道:"好个贾似道,果然老奸巨猾。"他看向那株七星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看来只能兵行险着了..."
与此同时,客栈中的赵明德正为翠娘擦拭额头的冷汗。翠娘忽然抓住他的手,轻声道:"赵公子...若我有个三长两短..."
赵明德打断她:"别胡说!大师一定会拿到解药,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翠娘虚弱地笑笑:"我是说如果...能认识你和大师,翠娘此生无憾..."
赵明德心头一热,正要说些什么,窗外突然飞来一块石子,上面缠着纸条。赵明德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四个字:"明日午时"。
他知道,这是林御史传来的信号。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