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35

密码:数字里的山河岁月
张谊和
一.触摸历史的脉动:遗址中的峥嵘印记
走进沂蒙山地质公园岱崮园区的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的大门,国营山东民丰机械厂(9381厂)那段鲜为人知的小三线历史,带着灼热的温度扑面而来。泛黄的历史资料与斑驳的图片,无声胜有声。凝视间,耳畔仿佛响起隐姓埋名建设者汗水砸落岩石的噼啪声,回荡着他们向莽莽大山发出的坚韧呼喊。那些定格在黑白影像中的青春身影,燃烧了无悔的岁月,也点燃了岱崮沉寂的山水。
移步军工生产展示区,五四式、五六式枪弹的实物与图片,瞬间将人拉回“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指尖划过冰冷的玻璃展柜,仿佛能触摸到枪膛的余温,听到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战士手中这些武器喷射出的子弹呼啸。时空骤然交错,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息弥漫开来,令人心神激荡。
最令人灵魂震颤的,是那深藏山腹、数百平方米的庞大地下工厂。凝视这浩大工程的剖面图,思绪不由飞回那个铁镐钢钎齐鸣的年代。难以想象,在物资匮乏、技术简陋的条件下,建设者们是如何凭着血肉之躯,一锤一钎,硬生生在坚硬的山体中凿出这恢弘的洞天!洞壁上每一道凿痕,都凝结着血汗,最终熔铸成“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沂蒙小三线精神。如今,每一孔废弃的山洞,虽已沉寂,却依然在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豪情壮志。一件件蒙尘的文物,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故事,都在默默告慰着建设者的英魂,向每一位到访者昭示:这血汗从未白流!正如歌中所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昔日的深山老林见证了他们的牺牲,今日的绿水青山铭记着他们的功勋。
踏入“618战备电台”旧址坑道,幽深曲折的470米通道宛如时光隧道,洞内保存完好的先进广播设备,似乎仍在低语着那段“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传奇。烽火岁月的浓郁色彩在昏黄的灯光下弥漫,神秘洞窟中封存着历史的密码。步出山洞,重见朗朗晴空与葱郁山色,一种对当下和平岁月的珍惜感油然而生,那松间竹影、山巅明月,也因此显得格外澄澈珍贵。
视线投向巴山蜀水,重庆涪陵白涛街道深处,816地下核工程以其“神奇、神秘、神圣”的姿态震撼世人。这个已解密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由6万余人历时17载建成,10.4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18个大型洞室,130余条密如蛛网的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构成了一个恢弘而深邃的地下迷宫。它,是力量与意志的纪念碑。
还有那未曾探访的山东红光化工厂5805、蒙阴9381、沈阳321、重庆451、牡丹江121……这一串串神秘的数字代号,正是打开中国三线建设波澜壮阔画卷的独特密码。
二.溯洄时代的抉择:生存与独立的基石
回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积贫积弱的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北部、东部、西南方向强敌环伺,虎视眈眈,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构筑稳固的国家战略后方,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启动——将关乎国脉的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从易受攻击的东部沿海一线,大规模向云、贵、川、陕等中西部地区(大三线)转移,同时在一二线腹地建设配套的小三线基地。“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不仅是战略部署,更是关乎民族生存与独立的生死抉择。
何以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完成如此壮举?答案蕴藏在历史深处。正如《胡乔木文集》第三卷所揭示,其根源在于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拥有实现民族独立的共同最高利益。正是这共同的利益,孕育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理想,又锻造了共同的信念、共同的道德、共同的行动、共同的斗争,并凝聚成坚强的集体领导。举国上下“同心”所迸发的团结伟力,无坚不摧。你仿佛能看到,这场“没有硝烟的决战”不仅在战场前线由无数个杨国夫、成少甫将领的指挥,更在每一个轰鸣的工厂车间、每一片挥汗的田间地头、每一个普通建设者的心中展开。他们以汗水为墨,智慧为笔,在祖国的腹地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正是这种全民参与的钢铁意志和集体行动,铸就了三线建设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历史给出了最公正的评判。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建立起独立自主、门类齐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正是当年高瞻远瞩战略决策正确性的有力明证。它深刻体现了国家意志,彰显了为民族独立自主而奋斗的坚定信念,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熔铸不朽的丰碑:精神的涅槃与传承
走进这些散落在山河之间的军工基地旧址,指尖触摸冰冷的岩石,感受到的却是历史滚烫的呼吸。峥嵘岁月,抚今追昔,带给中国人的是无尽的自豪与深沉的思考。在沂蒙,它熔铸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山东,它淬炼了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山东精神;在神州大地,它最终锻造升华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精神,正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新长城的壮歌,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勇毅回响。
三线建设,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奋力跨越资本主义发展“卡夫丁峡谷”,实现赶超所谱写的工业传奇。历经17载奋斗,在广袤的内陆腹地,近2023个大中型骨干企业拔地而起,形成了40多个重大产品的科研生产基地和30多座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工业版图。
如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并未随着烽烟远去而褪色。它已融入新时代的血脉,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澎湃动力。从风驰电掣的高铁网络,到探索苍穹的航天壮举;从劈波斩浪的航母编队,到引领未来的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物流等尖端科技的迭新突破,无不闪耀着这种精神的光辉。
揭开密码的神秘面纱,是山东红光化工厂、山东第一机械修配厂、前进配件厂、光明机器厂、新华翻砂厂、裕华修配厂、鲁光化工厂……以及遍布全国、数不胜数的、名称或许已被时光模糊的厂矿。这也许就是沧海桑田的生动写照,短短几十年,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崛起为机声隆隆的神秘军工厂;而当使命完成,这些“断壁残垣”般的旧址,又在时代的春风中涅槃重生,化身为承载历史记忆、其乐融融的红色教育基地、休闲观光乐园。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核,也在时代熔炉中淬炼升华,蜕变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崭新动力——一种深植于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民族基因的永恒力量的精神密码,这密码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山河岁月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张谊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著有《学校教育研究践悟》并获2021年济南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素笔铅华》(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年)。散文《洞天福地龙洞游》发表于《济南日报》,《把太阳种进自己纯真质朴的童年》发表于《济南时报》,随笔《三点助力老年健康》《且以“诗意”度余生》发表于《老干部之家-健康》。《品读崮乡》获“百名作家写崮乡全国精美散文大赛”二等奖,《我们成了神仙—我的通讯工具发票里的时代记忆》获首届泰山杯老年文学大赛二等奖。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