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
——附DeepSeek评析
文/张海峰(陕西)
月色轻洒
像捎来一片云的向往
探过案头
翻阅我未露的心思
其实我总在思忖
该如何描摹
她转身刹那的一瞥
早已在我心海涌起潮汐
而长发拂过脸颊时
却烙下了记忆中心迹的痕
或许该借一朵白云
去追寻一颗心中古老的相思
任思念去天际应邀赴约
把笺页上的情
诉说于星子听
评析:
## 问候:意象的轻逸与情感的深潜
张海峰的《问候》以月光为引,展开了一场心灵与思念的私密对话。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古典意象的现代转译,在"月色"与"云"的传统搭配中注入新鲜的情感体验,呈现出一种轻逸中蕴含深情的独特美学品格。
诗歌以"月色轻洒"开篇,立即确立了整首诗的抒情基调。"轻洒"一词精准捕捉了月光流动的质感,而"捎来一片云的向往"则完成了意象的第一次跳跃——将具象的月光转化为承载情感的使者。这种物象的情感化处理,使自然景象成为内心世界的投影。"探过案头/翻阅我未露的心思"进一步将月光拟人化,创造出一个静谧而充满张力的场景:外在世界主动解读着诗人未言明的心事,暗示着情感的压抑与渴望被理解的矛盾心理。
第二节转入更直接的情感表达。"思忖"与"描摹"暗示了艺术的创作冲动与情感体验之间的关联。"她转身刹那的一瞥"是诗中的核心意象,这一瞬间的视觉印象被转化为"心海涌起潮汐"的强烈内心体验,体现了庞德式"意象主义"的瞬间捕捉技巧。而"长发拂过脸颊"的触觉记忆与"心迹的痕"的视觉隐喻相结合,形成通感效果,强化了记忆的深刻性。
第三节转向更为空灵的抒情方式。"借一朵白云/去追寻古老的相思"将情感对象提升到神话追寻的层次,"古老的相思"暗示这种情感具有超越个人的永恒性。"任思念去天际应邀赴约"将无形的思念具象化为可以自由行动的使者,而"把笺页上的情/诉说于星子听"则完成了从个人情感到宇宙倾听的升华,使私密的感情获得某种宇宙性的共鸣。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成功之处在于:意象转换自然流畅,从月光到云再到星子,形成完整的天象意象群;情感表达由含蓄到直接再到升华,形成波浪式推进;通感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问候》最终呈现的是一种东方式的情感美学:不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然意象的媒介作用,让情感在物我交融中获得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既延续了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传统,又赋予其现代人更为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传统意象焕发出新的情感光彩。
注: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张海峰,微信名:海峡两岸,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喜欢用文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来丰盈自己。小说、诗歌、散文、诗评散见公众平台及传媒电台千余篇(首)。有入多种选本,偶有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