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济公游记开篇引
破扇摇开万里天,
芒鞋踏破九衢烟。
酒肉穿肠存佛性,
疯癫度世解民悬。
青林初现降魔杖,
紫陌长留治病缘。
莫道袈裟皆褴褛,
金身自在有无间。
---
第一章 疯僧点化
青林县正值三月春深,桃花开得烂漫。城东醉仙楼上,酒客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忽听得楼下传来一阵破扇拍打声,接着是店小二不耐烦的呵斥。
"去去去!疯和尚,别挡着我们做生意!"
"嘿嘿,和尚我偏要进去。"一个沙哑的声音笑道,"你们这醉仙楼的'仙人醉',和尚我今日非要尝上一尝不可。"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邋遢和尚摇摇晃晃地走进来。他头戴一顶破僧帽,身穿补丁摞补丁的袈裟,脚踩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手里摇着一把破蒲扇。脸上黑一道白一道,也不知多久没洗过,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不是灵隐寺的济癫和尚吗?"有认得的人低声道。
济公也不理会众人目光,径直走到靠窗的一个座位。那桌上原坐着个青衫书生,正在独酌闷酒。见济公过来,书生皱了皱眉,却也没说什么。
"这位施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尚我陪你喝一杯如何?"济公一屁股坐下,不由分说就拿起书生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书生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瘦,眉宇间凝结着一股郁气。他看了看济公,苦笑道:"大师请便。在下赵明德,不过是个落第秀才,不值得大师相伴。"
"落第?"济公眯着眼睛打量他,"我看施主眉间有文曲星照命,不该是落第之相啊。"
赵明德闻言,手中酒杯一颤,酒水洒出几滴。他压低声音道:"大师有所不知,此次乡试,本已中举,却被那钱万贯使了手段,夺了我的功名。"
"哦?"济公来了兴趣,"钱万贯是何方神圣?"
"他是本县首富,与知府大人是连襟。"赵明德咬牙切齿,"其子钱富贵不学无术,却要中举。钱万贯便买通考官,调换了我的卷子。"
济公摇着破扇子,忽然伸手在赵明德额前一拂:"施主心中怨气太重,恐伤肝脾。来,和尚我请你吃颗'开心果'。"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颗黑乎乎的丸子,不由分说塞进赵明德嘴里。赵明德还没反应过来,那丸子已化在口中,竟有一股清香甘甜之味。说来也怪,方才还郁结在胸的闷气,竟渐渐消散了。
"大师这是..."
济公哈哈一笑:"世人常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却不知有时该争的还是要争。不过争也要讲究方法,像施主这般借酒消愁,岂不让亲者痛仇者快?"
赵明德怔了怔,正欲答话,忽听楼下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队家丁拥着一个锦衣少年横冲直撞而来,路人纷纷避让。那少年约莫二十出头,面色浮白,眼带淫邪,正拉扯着一个卖唱女子的手腕。
"小娘子,跟本少爷回府唱几曲,少不了你的好处!"
"钱少爷饶命!奴家只在这街上卖唱,从不上门..."女子挣扎着,泪珠滚落。
赵明德猛地站起,拳头攥得发白:"又是这钱富贵!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
济公按住他的肩膀:"施主且慢。"
只见那钱富贵已命家丁将女子围住,淫笑道:"在这青林县,还没有我钱家要不到的人!你爹欠我家银子,拿你抵债天经地义!"
女子哭道:"我爹只借了五两银子治病,你们却要我还五十两...这分明是要逼死我们父女啊!"
周围百姓虽面露愤色,却无人敢出声。钱家势大,连县太爷都要看其脸色,寻常百姓哪敢招惹?
赵明德再忍不住,冲下楼去:"钱富贵!你还有王法吗?"
钱富贵转头见是他,嗤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落第的赵秀才。怎么,上次的教训还不够?"
"你!"赵明德气得浑身发抖,"你们钱家欺人太甚!调换我的考卷,现在又当街强抢民女,当真以为这青林县是你们钱家的天下不成?"
钱富贵脸色一沉:"给我打!打断这穷酸秀才的腿!"
四五个家丁一拥而上,拳脚如雨点般落下。赵明德虽奋力抵抗,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很快被打倒在地。
就在此时,一个破锣般的声音响起:"哎呀呀,这么多人欺负一个书生,也不嫌害臊!"
众人回头,只见济公摇着破扇,晃晃悠悠地走过来。他看似步履蹒跚,却眨眼间就到了人群中央。
钱富贵皱眉:"哪来的疯和尚?滚开!"
济公嘻嘻一笑:"和尚我走累了,想借这位公子的轿子坐坐。"说着竟真的往钱富贵的轿子里钻。
钱富贵大怒:"给我把这疯和尚拖出来!"
两个家丁上前拉扯,却见济公在轿中盘腿而坐,纹丝不动。又有四五个家丁一起用力,那轿子竟像生了根一般,任凭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挪不动分毫。
围观百姓见状,忍不住哄笑起来。钱富贵脸上挂不住,亲自上前:"我倒要看看这疯和尚有什么妖法!"
他伸手去抓济公的衣领,却见济公忽然打了个喷嚏,一股黑烟从口中喷出,正糊在钱富贵脸上。钱富贵顿时满脸乌黑,像刚从煤堆里爬出来似的,只剩两个眼白滴溜溜转,滑稽至极。
众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钱富贵羞愤交加,指着济公:"你...你给我等着!"说罢带着家丁狼狈而逃。
济公这才从轿中出来,拍拍赵明德的肩膀:"施主没事吧?"
赵明德勉强站起,向济公深深一揖:"多谢大师相救。不知大师法号?"
"贫僧法号道济,人称济癫。"济公摇着扇子,"我看施主骨骼清奇,是个有福之人,何必与那等小人一般见识?"
赵明德苦笑:"大师有所不知,这钱家在青林县一手遮天。钱万贯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强占民田,逼良为娼...我虽一介书生,却也不能坐视不理。"
济公点点头:"善哉善哉。施主有此善心,必有好报。"说着转向那卖唱女子,"小娘子莫怕,和尚我送你回家。"
女子盈盈下拜:"多谢大师和公子相救。奴家名唤翠娘,家住城西柳巷。今日若非二位,奴家恐怕..."
济公从怀中掏出一块脏兮兮的手帕:"擦擦眼泪吧。记住,恶人自有恶人磨,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三人正说话间,忽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队衙役飞奔而来,为首的捕头高声喝道:"奉县尊大人之命,捉拿殴打钱公子的凶徒!"
赵明德脸色一变:"不好!钱家竟恶人先告状!"
济公却神色自若,拍拍赵明德的肩膀:"施主且随和尚来。"说着拉起他和翠娘,转入一条小巷。
那巷子七拐八绕,捕快们追着追着,竟发现三人凭空消失了。而此时,济公已带着赵明德和翠娘来到城外一座破庙前。
"这是..."赵明德疑惑道。
"和尚我的临时住所。"济公笑道,"两位暂且在此歇息,待风头过去再说。"
翠娘感激道:"大师大恩,翠娘没齿难忘。"
济公摆摆手:"举手之劳罢了。倒是赵施主,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明德沉思片刻:"钱家势大,我若回城,必遭毒手。不如远走他乡,待来年再考..."
济公摇头晃脑:"逃避不是办法。依和尚我看,这青林县的百姓正需要像施主这样有骨气的读书人。"
"可我一介书生,能做什么?"
济公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施主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当夜,赵明德辗转难眠。忽见济公的破蒲扇从门外飘进来,在他头顶转了三圈,又飘然而去。赵明德顿觉神清气爽,仿佛有一道灵光注入脑海,先前许多想不通的道理,此刻竟豁然开朗。
他喃喃自语:"难道这位济公大师,竟是神仙下凡?"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