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性化执法点赞,参战老兵免处罚
关于越战老兵免处罚的情况,需结合具体事件和法律规定综合看待:
人性化执法案例
在一些轻微违规事件中(如交通违法),若老兵行为非主观故意且未造成严重后果,执法部门可能基于其参战经历给予批评教育而非处罚。例如,烟台交警对参战老兵的免处罚情况需分情况说明:
特殊情况下的免处罚
2025年3月10日,烟台高速交警莱州大队民警在检查中了解到一位参战老兵因大风临时停车系篷布时未按规定摆放三脚架,民警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提醒其做好防护,但未实际处罚。
烟台高速交警曾对一名因刮大风临时停车未放置警示标志的越战老兵免于处罚,原因是其行为出于安全考虑且积极配合执法。此类处理体现了对老兵的尊重,但并非普遍适用的“特权”,而是基于具体情节的自由裁量。
特殊情形下的免罚
若老兵因战争创伤后遗症(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行为失控,经专业鉴定确认其在行为时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可能依法免于刑事处罚。如2007年某越战老兵因民政局工作人员侮辱引发情绪失控纵火,后经鉴定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最终免于刑事处罚,但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与公平原则
老兵身份本身并非免罚依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若违规行为严重或主观故意,仍需依法处理。社会对老兵的尊重应体现在生活关怀与政策支持上,而非通过违法免罚传递错误信号。
综上,越战老兵的免处罚需结合具体事件性质、情节及法律程序判断,核心在于平衡法律公正与人文关怀。参战老兵违交规,结果交警这样处理。
照顾一下行吗?不是故意的,老战友?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情。如果你此时是一名交警,面对的是一名参战老兵和他的求情,你又该如何选择和处置呢?烟台高速交警的处理,无疑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点赞。当执法和参战老兵相遇的时候,或许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事情发生在3月10日,烟台高速交警莱州大队的宋庆雷正在辖区莱州收费站进行日常的例行检查,一辆货车因临时停车未按规定摆放三脚架,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宋庆雷在上前与货车司机交谈中得知,该名货车司机是从牟平拉货到河北的,因为刮大风将货车篷布吹了起来,怕影响高速公路其他车辆正常行驶,于是在应急车道上停车,准备重新系好篷布,再次驾驶。司机的行为,其实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依规是需要处罚的。但是当民警了解到司机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看到参战老兵被战场大伙烧伤的脸和手的时候,决定采取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批评教育,提醒他今后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停车时,一定做好防护但不处罚:“回去第一时间,买个三脚架放在车上方便取拿的位置……”“英雄也是平凡的人,这种靠自己努力生活的,值得称赞!”民警的话,是他对老兵的尊敬,是对老兵曾经付出牺牲的敬意,更是对老兵退伍后自强不息的支持。也许,他坚持处罚并没有什么,老兵也会接受。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当冰冷的法律和老兵相遇的时候,碰撞出一朵不一样的,有温情有敬意的火花。相信,司机老兵回去之后一定会按照民警的要求做好准备,也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但民警的小小举动,却一定会温暖他的心,给他退役后的生活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而一次小小的免于处罚,也是对于参战老兵最好的支持和肯定,是最实在的帮助和敬意。你用生命捍卫祖国,我用忠诚守护平安。烟台高速交警莱州大队人性化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笔者也禁不住要为交警的行为点赞,但是在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声音,他们觉得既然是退役军人,特别是参战退役军人,应该是遵纪守法的模范,自然也不能不遵守规定。所以既然违规了,就应该带头接受处罚,而不应该要求交警网开一面,照顾照顾。也有人说,作为民警,在面对违规行为的时候,应该是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不能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参战老兵而网开一面,这对其他人不公平。还有人说,老兵的经历值得尊重,但绝不是一个可以逃避处罚的理由。不然,其他人也以类似的身份、经历要求免于或者减轻处罚,是不是带了一个不好的头?……一个小小的事情,因为老兵的特殊身份而受到了一定争议:到底是该人性化执法,还是要执法必严?到底是该自觉接受处罚,还是可以希望通融网开一面?到底我们的服役经历,是不是可以成为“挡箭牌”?首先应急车道是生命通道,是留给救护车、消防车等紧急车辆通行的。老兵在高速上行驶,篷布出了问题,担心掉落会造成事故,这想法没错。但他的做法却欠妥,应该先减速,打开双闪,尽快驶离高速或到达服务区再处理。而不是心存侥幸,直接停在应急车道上。更别说,他还忘了放警示标志。而根据规定,仅仅未能及时放置三角警示牌的,将被扣3分。这一点,老兵的确违规了。其次,老兵的身份不是他被免于处罚的理由。一方面老兵的举动的确不是主观故意违规,也是为了尽快处理情况,只不过没有选择更加规范的方式而已。而且他的行为没有造成其他后果,且积极面对错误,所以他的行为,也是符合免于处罚,从轻处罚条件的。他之所以被从轻处罚,不是因为他的参战经历和老兵身份,只是因为在违规的原因、情节、结果等方面符合相关从轻及免于处罚的标准,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而且,他也的确被批评教育了,这也是处罚的一种方式。只是老兵的一席话,让大家先入为主认为免于处罚是因为他的参战经历和老兵身份,其实不全是,只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而已。我想,如果问题发生的比较严重,或者情节比较恶劣等,不管什么经历都会接受法律制裁,任何人都不会手下留情。最后,交警同志针对老兵的情况,采取人性化执法、从轻处罚的举措,也是法律赋予交警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什么“徇私枉法”“照顾照顾”。情况不同、原因不同、影响不同,所以最后的结果也会有差异。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老兵的实际情况,也许这样的裁量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温度的结果。所以对于交警的人性化处理,我们需要点赞。但是对于老兵的违规行为,我们还是需要正视和避免,更要清醒认识,更不能因此认为自己的身份经历可以为自己带来一些特殊待遇。有人把交警的行为,称为对退役军人的优待,甚至说没想到退役后还有这样的待遇。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性化执法,只是有关部门根据自由裁量权做出的一个普通决定而已。哪怕涉及的对象不是老兵,也没有参战经历,只要符合免于及从轻处罚的情形,依然会这样处理。所以把这样的正常执法行为当做优待,是不合适的。同时,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笔者也认为社会尊重和优待退役军人,但也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并不是什么事情什么情形都可以被优待、都需要被优待。从军的经历绝不是退役军人违法违规的理由,更不是可以免于或者从轻处罚的依据,我们退役军人也需要在退役的生活中做遵纪守法的标杆典范。一件偶然事情其实没必要过度解读,但是这种关爱和尊重的确值得提倡和点赞。而这些小小的正能量汇聚在一起,就是大大的关爱和关心了。一位战斗英雄办事受辱,一怒之下火烧民政局,警方调查后却说:不处罚
2007年5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刘亮华办事受辱,一怒之下火烧民政局,但警方调查后却说:不处罚。
在2007年的一个明媚春日,刘亮华站在民政局的门前,脸上的表情复杂。回想起1982年,年仅17岁的他,满怀激情地加入了南京陆一军。
当时,刘亮华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的忠诚。
刘亮华被分配到了新兵连。在这里,每一天都是艰苦的训练。他总是比其他人起得更早,结束得更晚。
然而,由于军事基础薄弱,他常常受到其他士兵的嘲笑。这些大多来自北方的士兵,总是嘲笑刘亮华软弱,他却不敢反抗,只能在无人的角落里默默流泪。
罗敏,他的战友,是刘亮华在部队的唯一朋友。罗敏不忍心看到刘亮华受到欺负,有一次甚至用冷水泼到其他战友身上。
大声斥责他们:“再欺负刘亮华,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但罗敏后来被调走学习卫生员,刘亮华又一次感到了孤单。
但这次,刘亮华没有逃避。他明白,想要赢得尊重,必须靠自己的力量。他开始更加刻苦地训练,不分昼夜地加强自己的军事素质。
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军事技能显著提升,连队中的同志们开始刮目相看,他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活泼开朗。
2007年春天的某一天,刘亮华步入民政局,他的步伐显得坚定而沉重。
这个曾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战功的英雄,如今面临着办理退伍手续的普通日常。他接过号码牌,静静地坐在等候区的椅子上,等待着自己的号码被叫到。
时间缓缓流逝,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刘亮华的身上。终于,他的号码被叫到了。
刘亮华走向窗口,将自己的退伍文件递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粗略地翻阅着文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随意地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突然提高了声音,质疑刘亮华的退伍理由,甚至带有轻蔑的口吻。
刘亮华站在那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侮辱,他的身体僵硬了一下。他尝试解释,但工作人员似乎并不感兴趣,反而变得更加尖刻。周围的人都投来了目光,有的困惑,有的好奇。
冲突的紧张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刘亮华离开。刘亮华拿起自己的文件,转身走出了民政局。他的步伐显得沉重,脚步声在安静的走廊中回响。
几个小时后,夜幕降临。刘亮华再次出现在民政局前,只是这次,他的手里拿着一瓶汽油。他迅速地打开了瓶盖,将汽油洒在了民政局的门前。
然后,他点燃了一根火柴,火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他把火柴扔向了沾满汽油的地面,瞬间,火焰蹿了起来,吞噬着民政局的门口。
火光在刘亮华脸上跳动,他静静地站着,眼神深邃地注视着熊熊燃烧的火焰。不久,远处的警笛声和消防车的轰鸣声打破了夜色的宁静。
消防员和警察迅速赶到现场,他们协调有序地开始灭火和维持秩序。
就在这时,刘亮华的情绪再次爆发。他回想起之前在民政局内的对话,工作人员轻蔑的态度让他感到愤怒和被辱。
他怒吼着,声音中充满了不满和激愤:“你信不信我一把火把你们这烧了。”
出乎意料的是,工作人员竟然漫不经心地回答:“烧吧,烧光都跟我没关系。” 这无情的回应像是在刘亮华心中投下了一枚火种。
愤怒驱使着他,刘亮华把自己的摩托车推进了民政局的会议室,随手点燃了起火的物品。
火势迅速蔓延,但幸好警察和消防员及时赶到,他们迅速控制了局面,将刘亮华制服,并成功扑灭了火势。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件发生后,警方对刘亮华进行了精神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刘亮华患有战争综合征,当时他在幻觉中听到了连长的命令:“冲上去,消灭敌人。”
这些年来他表现出的异常行为,原来是因为他患了病。
刘亮华对民政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赔偿,并且在警方的特殊考虑下免于刑事处罚。在战友们的关怀和帮助下,刘亮华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思,英雄们不仅需要我们的敬重,更需要具体的支持和关怀。他们在战场上的付出和牺牲,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得到体现。
应有的荣誉、合理的待遇和切实的政策,都应落实到每一位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身上。真正的英雄,不应该在战后再次遭受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