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西北近邻,我为在全国崛起的“西海固文学”而感慨,时刻关注着关于“西海固文学”的发展轨迹。
在西海固的文学创作大军里,有这样一位领军式人物,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既是开拓者,更象是位扛旗者!他就是被评论界称之为“宁夏文学常青树”的火仲舫先生。 火仲舫,笔名钟声。原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宁夏文学院、《长篇小说》杂志签约作家。创作出版有《花旦》《土堡风云》《柳毅传奇》《浪子吟》《大河东流》《西夏殇》《花旦外传》《花儿常开》《牛》《伟大的征程》和《凤凰泉》《黄土情》《西吉风景线》《飞翔的情绪》《奔放的旅程》《诗意人生》《超越梦想》《花脸》《“花旦”论》《红星照耀将台堡》等文学作品22部500余万字。以上作品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诗歌、文学评论、纪实文学,仅长篇作品就达10部之多。近80万字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花旦》影响深远,被誉为“大西北民俗宝库”“宁夏的《白鹿原》”“西部近现代乡村缩影”“表现秦腔的扛鼎之作”。获得多个奖项。 除去诸多光环,先生退休不退色,不辱使命,不遗余力地传承红色基因,成为一名义务红色文化传播者。2024年农历三月初,先生应邀赴广西与周晓瑾女士(周恩来总理侄孙女)、张峰先生(彭德怀元帅侄外孙)以及红二代阮武英姐妹(阮平将军女儿)等一起宣传红色革命的故事,为此,他获得了“播火者”的美誉。 只有尊重历史的民族,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奋斗历程,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基因。尊重历史,就是尊重民族自身的发展轨迹,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明晰前进的方向,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地!多年来,先生一直不辍劳作,发掘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力求在自己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将本土丰富的文化记录传承。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文学创作和各类活动从未歇停,以500多万字“百科全书”般的各类作品展示了这种情怀,他受到了社会和读者的尊重,也赢得了各级组织的认可,先后获得了宁夏首届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宁夏第二届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区优秀文艺工作者、区政府十年扶贫先进个人、固原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文化文艺名家、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建党100周年全区优秀党员、全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开放大学杰出校友等荣誉。
与先生结缘,是通过我创建的公众平台“都市头条·南街乡音”为纽带,因共同关注青少年文学创作的情怀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才对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先生退而不休,热衷于公益事业,创办钟声文学工作室,以己之长,乐施于人。他教学一丝不苟,因材施教,从简单的写作入门,到常用字‘的、地、得’等词语的行文规范,不厌其烦耐心地教导学员。这些年来,先生创建的钟声文学工作室越办越好,涌现出一批写作可圈可点的青少年,为西海固的文学大军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6月份,由固原市关工委、市文联、市作协与钟声文学工作室联合创办了“文润春苗——西海固作家与文学少年手牵手”志愿服务活动。西海固成名作家将与钟声工作室的文学少年牵手结对,先生为孩子们搭桥铺路,孩子们成为固原市百名作家进校园、下基层的“双百”活动的首批实践者,写作上能得到先生的教诲,孩子们是幸运的。 先生不拘小节,甘为人梯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文学界的朋友学习的。相信这些小朋友们,能在成名作家的带动下,走得更远,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写下这段小文,感觉意犹未尽,惟愿先生好人好运,在未来的日子里喜乐长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