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伏雅聚,诗韵流芳
文/张绍钟
2025年8月9日是节气末伏,在这未伏的日子里,暑气尚未完全消散,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夏日独有的炽热与蓬勃。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影,洒下一地碎金,仿佛也为这场特殊的庆典染上了一层诗意的光辉。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十五周年和九洲诗词文学总社十周年庆典,就在这样热烈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盛大启幕。
走进庆典现场,便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墙壁上悬挂着会员们的签名板图,每位会员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飘逸洒脱,从中表出会员们都会写着一首首经典诗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角落里摆放的当代名篇作品集等,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也为庆典增添了几分艺术的韵味。
诗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于此。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激动,或是许久未见的老友,热情地握手拥抱,互诉别来的思念;或是初次相逢的新朋,彼此微笑着点头致意,眼神中满是对诗词共同的热爱。他们围坐在一起,交流着创作的心得与感悟,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会场。
首先由曹艳玲会长做工作总结报告,她讲的条理清晰,工作有成效,井然有序,令人赞叹。曹艳玲会长在工作中展现的才华和努力,让我们感到无比钦佩和感谢,再次对她的工作成果表示赞赏。然后市文联等各方面人员代表发言和受奖人上台合影把会议推上高潮。
庆典尾声在聚餐时由集体舞蹈拉开欢快团结气氛,仿佛从诗词的世界中穿越而来,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意空间。随后,诗友们纷纷登台,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有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他们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诗词中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听众仿佛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受着诗人的喜怒哀乐;有韵味十足的诗词吟唱,那婉转的歌声,配上古老的诗词,宛如天籁之音,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诉说着千年的风雅。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回顾过去的历程,令人感慨万千。十五年来,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如同一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到如今拥有众多会员;从简单的诗词交流活动,到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它见证了无数诗词爱好者的成长与进步。十年间,九洲诗词文学总社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诗词爱好者汇聚于此,共同探讨诗词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年,会员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有的描绘了吉林市的美丽风光,从松花湖的波光粼粼,到北山的郁郁葱葱,每一处景致都在诗词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有的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记录下生活中的温暖瞬间和感人故事;还有的表达了对家国的深厚情怀,展现出时代的风貌和担当。这些作品不仅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还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
展望未来,诗友们满怀憧憬与期待。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希望能够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诗词、喜爱诗词,让诗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未伏的阳光依旧炽热,但诗友们心中的热情更加高涨。这场庆典,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庆祝,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在诗词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归宿,也将继续携手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诗韵篇章,让诗词的芬芳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淌。
文尾张绍钟再赋七律赞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暨九洲总社庆典曹艳玲会长工作总结报告:
松江水暖育诗苗,十五耕耘硕果饶。
十载九洲弘雅韵,一堂群彦颂清韶。
曹君总结合精要,盛会同欢意气高。
更待新程挥健笔,长吟盛世乐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