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诠释真善美
汪小波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或医生,却阴差阳错当了一名人民教师。1980年7月从乐山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夹江三洞中学。来到三洞报到的那一天,与曾经生活过的马边县城和乐山相比,破旧的房屋,当街的公路,心里立即凉了一大半截,尤其到了周末的夜晚,我住的周围方圆一里路范围内,没有一个人,清静得掉一根针都听得见,孤独与寂寞瞬间充满整个心灵,恐惧时时不断袭来,惟有沉浸在看书中,来陪伴我度过大半个黑夜。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我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生活,心安则事成嘛。现如今,曾经的三洞镇已撤消,昔日的三洞中学变成了吴场中学。.
我于2006年获四川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是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乐山市优秀人才,乐山市优秀教师,乐山市优秀盟员,夹江县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县首届名教师称号。民盟盟员,担任多届县政协常委,县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县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任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
一生拥护党的领导,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社会活动,遵守国家法律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始终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自198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勤学勤研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严格履行了教师的崇高职责,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人生追求的最重要位置上,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中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工作实绩突出。经常带病坚持工作,不分上班下班和份内份外,起早贪黑,刻苦钻研,以超常的毅力在其工作岗位上辛勤地耕耘,把自己的才华无私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倾其所能,全力以赴,去教育好引导好每一位学生。
我善于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真诚视学生为朋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教班级都有优良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确保了通过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来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传授,追求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创新性和逻辑性,向课堂40分钟要成绩、要质量、要效率,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辟有创意的分析去引领学生,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我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常以新颖独到的视角、独具匠心的创意、富有个性魅力的创新智慧,善于打破常规和挑战传统的勇气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实现了用创造的教去达成学生创造性的学。重视实施探究创新实践活动,不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判断,引领着学生去发现和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做到深刻领悟教材,全面实施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备课是对教材的创新,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创新”的教学理念。所教学生中有60多人在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获奖,历年高考成绩名列乐山市前茅或第一。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受到学生和社会的高度赞扬,以及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曾受聘担任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大学普通化学》的辅导工作,曾受聘担任银行系统职工函授教育的《高等数学》的辅导工作。在临近退休的最后几年里,年年教高三毕业班,与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互动,教学成绩和教育科研受到上级的肯定。
学术成就突出,专业知识扎实,潜心教育科研,力争做学术型专家型教师。1990年全省(包含现在的重庆市)“专升本”考试中以总分名列四川省第一的成绩考入四川教育学院,其中三门专业课成绩均分别名列全省第一。主持研究的教育科研课题《高中课堂点拨发散教学法》获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共担任了3个市级课题的主研人员,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论著达80多篇(部),代表作有《电荷分散原理在中学化学中的运用》、《初中化学用语的系统化》等。该同志曾担任核心期刊《中国创新教育》特邀编辑、《瓷都文苑》编委,荣登2006年第10期《中国创新教育》杂志封面人物。
作为夹江县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聚焦当前的教育教学热点和疑难问题,通过示范引领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发展,引导他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通过研读专著,理论引领,拓展了青年教师的视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理论,提炼教育教学成果,组织工作室成员编写出版了《高中化学模块》(学苑出版社)、《高中化学二轮复习》(电子科大出版社)两书,编印了校本教材《高中化学复习》、《高中化学教学探讨》两书,受到师生的高度赞誉,为提高学生的高考化学成绩作出了很大贡献。 指导的“一师一优课”被评为部级一等奖,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全县高中化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实现了全县高中化学教师的卓越发展。
我在担任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期间,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先后编印了两期校刊《红石文学》,作者全部是本校学生,作为校本教材在教学中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师生的欢迎。为了实现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共享,主持编写了5期《夹江中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集》(近90万字),市级教育科研课题《高中课堂点拨发散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成果集》和《论文集》(近60万字),成为了青年教师必备的教学参考资料,促进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迅速成长。为了进一步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制定了《夹江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和《夹江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传帮带教学研究风气的形成,浓厚了学校的学术氛围。
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关于关于《扩大夹江中学校园面积的建议》、《完善交通信号系统,确保市民出行安全》、《提升夹江教育质量,防止优质生源外流》3份提案被评为夹江县政协优秀提案,关于《公共娱乐场所应有禁止未成年入内的标志的建议》提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调研课题《加强我省基础教育绩效管理的调查与建议》(2017年)被民盟乐山市委评为一等奖。
我于2021年9月退休后,由于职业惯性,对教育教学有过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在“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化学前沿和化学边缘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化学试题的演变”等方向进行潜心研究。我用半年多的时间学完了大学师范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聆听了几位中学数学教育专家的教学研讨讲座。最近两个月以来,在微信公众平台发表文学作品达40多篇,产生了一定的良好影响,受到部分网友的好评。
“青神天梯杯”2025七夕征文大赛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在2025年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青神天梯杯”2025年七夕征文大赛,征集有关七夕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
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在白石岩上从寺庙上到山顶的石阶被广大网友誉为“青神天梯”,赋予爱情相爱相守的象征,是四方游客及网友争相打卡之地。
1、征稿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日8月31日。
2、作品应为与七夕节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
3、作品抬头应注明“青神天梯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
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
5、参赛作品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刊发,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选发。
6、作品在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点赞及留言达20个(条)才能入围。
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
7、2025年9月5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
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将在全国各省设立分社,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
三苏文学社
2025年7月23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