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认定文化有一种能量,一旦与个体生命连接,就会产生神秘奇妙的缘分。接受羊城晚报社邀请,出席解缙与特呈岛研讨会时,奇妙缘分呈现:
解缙才子如一道光,刹那间照亮我十几岁时仅仅两年的江西吉安生活:
走过市区解缙路,去看当地剧团的地方戏《解缙戏皇上》……
高铁二个半小时抵湛江,半小时车程至霞山区渔人码头。2.8海里20多分钟轮渡上岸,到达会议地点——特呈岛。
村口进去,树林深处就是解缙塑像。心事沉沉,目视远方,手握毛笔,衣带飘飘。

解缙有几个标签:
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名重一时;永乐大典编辑官,创造五年调动二千多文人完成的编辑出版奇迹;与三朝皇帝交道,器重又猜忌,仕途跌宕起伏;南下岭南为官,让南粤事迹进入大典。
特呈岛面对湛江湾,与邻近两个小岛共同烘托出海口。

舟行于此,海阔天空。
海滩上有人抓小蟹,但为何少有海鸟飞翔?
特呈岛全岛姓陈,唯信冼夫人,七条村均有冼太庙。慈祥面容与我在高州冼太祖庙相同,少了宗教的庄严神秘,多了岭南圣母的人间亲切。
导游小谢说:很灵的很灵的,年例与游神都要恭请娘娘出庙;对面大戏台巍峨壮丽,仰而望之,背景就是天空大海。
小谢说:唱雷剧给神听,年底就要请雷剧团。
我的疑惑在于:冼太为俚人领袖,岛民为汉族,他们为何信奉冼太夫人?俚字在魏晋南北朝之后逐渐成官方典籍中消失,但民间信仰的一方神圣却有相当感召力。
一时沉默无语,佇立冼太庙,浮想联翩。
一口古井,见证岛上600年居民生活,据说最早入岛的是一对陈氏兄弟,几百年繁衍至五千余人。

全岛形成七条自然村,全姓陈,只有陈家祠堂与冼太庙。
全岛信奉冼太夫人——我是她的粉丝,广东唯一心中偶像。俚人领袖,果断勇敢,英姿飒爽,吾心爱慕。
特呈岛处于开发中,民风淳朴,风光原始,70多岁阿婆热情招呼客人,一把柴刀锋利,一刀劈开椰子。我赞她,她直说老了没用。
小男孩眼神天真无邪,她母亲拿龙眼给我们吃,不停说自家树上的刚摘下,吃吧吃吧。
特呈岛海洋公园,正在创建4A景区。亮点为红树林与海岸线,长长的栈桥观赏原生态海岸风景。
午后阳光强烈,草帽墨镜必备,喝了一椰子水,出了一身子汗。岛民帽沿下垂造型与黝黑皮肤,印象深刻。
导游小谢向我介绍红树林:
特呈岛是“盆景式红树林”,但此为统称,树林中其实有许多植物类别;为何称红树林呢?因为枝干中含有单宁,刀砍一个口,不久呈红色,故称红树林。
认识海边红树林二十多年,特呈岛让我完善完整了植物认知:
红树林是一个多植物类别汇集的海边森林体系。特呈岛的红树林被世界组织认定为:
中国最古老盆景式红树林。我刮目相看。
此前,我的这个知识领域是由澳洲进口移植红树林覆盖的。惭愧!一知半解为浅尝辄止矣。
湛江特呈岛如何开发?解缙的一首七律诗如何注入海岛?文化创意与海岛文旅如何结合?如何调动海岛七条自然村社区力量?如何在开发中保留海岛原生态气息?红色文化、冼夫人文化与创意……
我随周建平会长之后,发表《解缙与特呈岛的文化创意 》主题演讲。

围绕解缙何人、南下文人构成岭南特殊文化现象、解缙与岭南、解缙的文化价值与创意等4个维度,提出“把湛江小故事讲成中国大故事”。
羊城晚报与霞山区合作,全力开掘解缙文化,今日为序幕,期待大戏开锣。
特呈岛属湛江霞山区管辖,霞山区誉称:湛江霞山,中国蚝都。
湛江曾经以三只手掌大肥白大蚝完成了我的“蚝之启蒙”,领教海鲜之鲜美肥厚,尝试海鲜味道之巅峰体验。
此行重温,感觉又上层楼,即捞即食,海岛优势。
此行让我更爱沙虫。口感柔中有脆,咀嚼中韧劲让鲜美瞬间跃上海鲜顶流,核心竞争力还在品尝时唤起美丽记忆:

阳光沙滩海浪汇聚成清新明朗鲜活的生命,阳光的味道,大海的奉献。
烹饪加工技术要紧,一斤活沙虫只洗出三两沙虫食材,蒜蓉粉丝加些许葱花,稍蒸即熟,人间至味。只要你心无挂碍,入口即入仙境。
不由叹道:一盘沙虫美味,人间值得。
凌晨五点,特意起床推门走到海边,想听听夜的海——
浪涛永不歇止,一浪一浪拍打海岸。想看看海岛天空的星星,只有稀疏几颗。想起十多年前九寨沟,满天星光灿烂,犹觉天空低沉,仿佛伸手可摘星。
虽少星星,但一段路无灯,让我想起儿童时的夜路,一手电筒,一手竹杆驱蛇。城市灯光工程,让黑夜远离。
特呈岛之夜,遥望海岸线。
因为沿海岸线灯光明亮,影响观星,小小失望之后,却让我了解以下事实,转而心情振奋:
——对面湛江正日新月异,由边缘而一跃而起,成为南海重要基地城市。高铁网络构成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连接东盟与南海自贸区的桥头堡。
——世界500强明星企业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中科炼化双龙头,打造全球第三大化工基地。
——宝钢湛江基地支撑先进装备制造。陆上风电、光伏并网规模全省第一。
——吴川国际机场,湛江国际班列,给人更大的空间遐想,奇迹正在创造中。
既然此行奔解缙而来,我以一首写于高铁上的诗结束全文:
访问湛江特呈岛
我已经登过这座岛
在解缙的诗里
眼前没有盐场
海风也不凶猛
我从那些字里行间
想象才子身影
海月初升渔艇回
满身明月大江流
月光下的海浪不歇吟唱
是明朝的节奏吗
白云如岚如瀑
解缙喜欢的那朵还在吗
明永乐五年(1407年),解缙途经湛江特呈岛,写下七律《题特呈山温通阁》:
“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地灵福气生天外,石老潮音入咏怀。蜃气朝浮云汉回,渔歌暮带海霞开。胜游此日真奇绝,何必蓬莱更溯洄。”
从此,湛江特呈岛名声遐迩。而我则在六百多年后与解缙与特呈岛结下缘分。
神秘且奇妙,温暖而美丽的缘分。
2025-7 湛江特呈岛
【名家简介】
江冰,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