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佛肚里藏刀兵
(灵隐寺大雄宝殿重修典礼)
灵隐寺钟声悠扬,香火缭绕。今日是丈八金佛开光大典,满朝文武、高僧大德齐聚于此。太师赵汝愚身着紫金官袍,手持御赐金剪,满面红光地站在佛前,只待吉时一到,便为这尊耗费十万两黄金铸就的金佛揭幕。
济公蹲在寺院角落的槐树下,一手抓着狗肉,一手摇着破蒲扇,醉眼朦胧地望着那尊金光灿灿的大佛,忽然咧嘴一笑:"好一尊金佛,就是不知道肚子里装的是慈悲,还是刀兵?"
一旁的小沙弥听了,吓得连忙摆手:"圣僧慎言!这可是太师捐铸的功德佛!"
济公哈哈一笑,也不多言,只将手中狗骨头往地上一丢。那骨头滚了几滚,竟直直朝着佛龛下方滚去,最终停在一处不起眼的青砖前。济公眯眼一瞧——那砖缝里,赫然有一抹暗红色的血迹!
他晃晃悠悠地走过去,用破扇子轻轻一敲青砖。"咚"的一声闷响,砖下竟是空的!再仔细看,佛龛周围的地面上,隐约可见几枚带血的脚印,那脚印大小,分明是军靴所留!
"有趣,有趣。"济公眼中精光一闪,趁着众人不注意,袖袍一拂,那青砖竟无声无息地移开,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他纵身一跃,消失在洞中。
---
(金佛内部)
黑暗中,济公的破扇子发出微弱的金光。他顺着狭窄的通道前行,越走越是心惊——这哪里是什么金佛?分明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兵器库!
通道两侧,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精铁打造的铠甲、刀剑,足足有三千具之多!更可怕的是,每具铠甲胸口都贴着一张黄符,符上用朱砂写着生辰八字——这些都是活人生祭的冤魂!
济公面色一沉,正要继续探查,忽听上方传来"咔嚓"一声轻响。他抬头一看,金佛的肚皮竟然缓缓打开,一束光线照了进来。
"时辰已到,请太师为金佛开光!"外面传来司仪的高喊。
济公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随手扯下一张黄符,口中念念有词,那符纸"噗"地燃起幽蓝火焰。火焰中,隐约可见一个年轻士兵痛苦扭曲的面容。
"阿弥陀佛。"济公轻叹一声,将酒葫芦里的酒往地上一洒,"今日老衲就超度了你们这些枉死之人。"
---
(大雄宝殿)
赵太师志得意满地站在金佛前,正要剪断红绸,忽听"轰隆"一声巨响!
那尊丈八金佛竟然从内部炸裂开来,无数铠甲、刀剑如雨点般砸落!更骇人的是,每一具飞出的铠甲里,都飘出一缕幽魂,直扑赵太师而去!
"还我命来!"
"赵汝愚!你为炼阴兵害死我们三千弟兄!"
赵太师面如土色,踉跄后退:"护驾!快护驾!"却见那些文武官员早已吓得四散奔逃。
济公不知何时已站在殿前,破扇子指着赵太师:"我说太师啊,你这金佛肚子里装的,怎么都是索命的冤魂?"
赵太师突然狞笑一声,官袍"刺啦"裂开,露出满身鳞片:"既然被你看破,那便一起死吧!"说着,他的头颅竟然扭曲变形,化作一个青面獠牙的妖怪模样!
"原来是个黑山老妖!"济公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个豁口钵盂,"看看这是谁?"
钵盂中,十二道冤魂缓缓升起——正是当年被赵太师陷害致死的十二位言官!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济公将钵盂往空中一抛,"今日就请太师尝尝,被万鬼噬心的滋味!"
十二道冤魂化作锁链,将妖怪死死缠住。殿外突然阴风大作,那些铠甲中的三千冤魂一拥而上,将黑山老妖撕成了碎片!
---
(翌日清晨)
灵隐寺的晨钟照常响起。昨夜的金佛炸裂,在百姓口中已成了"佛祖显灵,诛灭妖邪"的神迹。
济公蹲在寺前的石阶上,啃着不知从哪顺来的鸡腿。一个小沙弥战战兢兢地走过来:"圣、圣僧,方丈让我问您,那些铠甲..."
"哦,那些啊。"济公抹了抹嘴上的油,"老衲已经让它们物归原主了。"
小沙弥不解:"物归原主?"
济公哈哈一笑,破扇子指向北方:"边关告急,这些铠甲兵器,昨夜已经自己飞去找真正需要它们的将士啦!"
正说着,天空突然飘下一张黄纸,落在济公手中。上面写着八个血字:
"恩怨两清,因果已了。"
济公摇摇头,将黄纸往空中一抛,纸片化作一只火蝴蝶,翩翩飞向远方。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