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岩波的“被骂”
作家岩波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多产作家,写作一生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舸争流”竞争激烈的文学界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他在赢得一片赞赏之声的同时,也被某些人“骂”,骂的方式也很多,有的直接“骂”,有的婉转“骂”,有的委托外省的人胡编故事冠以岩波之名来骂。俗话说,有拾金有拾银的,没有拾“骂”的。岩波对那些事根本不予理睬。因为,他感觉在有生之年写出更好的作品才是目标。宵小之徒原本入不了法眼。
岩波的诸多作品,如果分类,包括:部队题材、农村题材、城市题材、特殊行业、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每写一部作品,都需要参考和消化多种资料。他是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还做过调研处长,研究社会,归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拿出方案,是他的写作特点,也是多年养成的思维习惯。于是,每一部作品都触碰到一个或几个或好几个问题。看到问题,梳理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几乎成为岩波小说的特点。也就是说,他把在职时写调研报告的模式用在文学创作上了。
于是,岩波的目光必然触及到社会问题。而众所周知,当今社会问题十分冗杂,各种思潮林林总总,鱼龙混杂,“政治流氓”、“文化流氓”、“经济流氓”等等都戴上正人君子的面具行走江湖,混迹社会。文化界老先生孙犁一生耿直、正派,对此种现象不能适应,提出“面向文学,背向文坛”的主张,只写作品而不参与那些烂事,做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是因为“无奈”。因为他做为一介文人,左右不了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岩波因为触及了社会问题,被骂是题中应有之义。季羡林曾经说过两句让人深思的话,第一句是:“社会上是确实存在坏人的。”第二句是:“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也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之所以明目张胆的坏,是因为他不觉得自己坏,坏得理直气壮。而好人往往不把别人想那么坏,以君子之心揣度小人,因此以德报怨。其实,要真正强起来,就要有孔夫子的勇气“以直报怨”。
在这里,我们祝愿岩波和一切正直而规矩的好人强硬起来。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同理:坏人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一方面,像鲁迅那样,对宵小之徒的挑衅“像蛛丝般抹去”,另方面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分类化入作品之中,成为辅佐庄稼的粪肥。乌云不可能永远遮盖太阳,社会终归是要前进的!
【作者简介】杨村人,知名网络作家,著有各种散文随笔、书评多篇。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