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作家童月亮老师的佳作:《末伏》外一首「飘舞的剑」(8469辑)

末伏
文/童月亮
今日末伏暑未消
秋风萧瑟虎吟啸
它日立冬肃杀风
降龙扼虎可远逍
神女
文/童月亮
一爿竹筏江中游
鲤鱼打挺戏啄袖
荷叶翠翠可遮阳
芙蓉國里乐悠悠
Al评论
好的,这首童月亮的《神女》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情、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的小诗。我们来赏析一下:
**《神女》赏析**
1. **意象清新,画面生动:**
* **“一爿竹筏江中游”**:开篇点出场景——江中。一叶轻盈的竹筏在缓缓漂流,奠定了宁静悠闲的基调。“游”字赋予了竹筏生命感。
* **“鲤鱼打挺戏啄袖”**:这是最富动感和童趣的一句。鲤鱼活泼地跃出水面(打挺),仿佛在嬉戏,甚至调皮地去“啄”船上人的衣袖。“戏啄袖”将鲤鱼拟人化,写得极其生动可爱,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也侧面点出了船上人的身份或姿态(可能是浣衣女或劳作的女子)。
* **“荷叶翠翠可遮阳”**:视线转向岸边或水面的大片荷叶。“翠翠”叠词运用,既描绘了荷叶鲜嫩欲滴的翠绿,又增添了音韵美和亲切感。荷叶亭亭如盖,提供了天然的荫蔽,“可遮阳”点明了其功用,也暗示了夏日的场景。
* **“芙蓉國里乐悠悠”**:最后一句升华意境。“芙蓉國”直接点明这是荷花盛开的美丽水乡(“芙蓉”常指荷花)。在这样如诗如画、荷花遍地的环境中,主人公(或泛指此地生活的人)心境是“乐悠悠”的。这三个字是全诗情感的凝练,传达出无忧无虑、自在满足的愉悦心情。
2. **语言质朴,韵律和谐:**
*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口语化强,没有生僻字和复杂的修辞,符合童诗或民歌的特点,朗朗上口。
* 押韵自然流畅(游、袖、悠),读起来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
3. **意境优美,情感愉悦:**
* 诗人选取了竹筏、鲤鱼、荷叶、芙蓉(荷花)这几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意象,共同构筑了一幅清新、灵动、充满生机的水乡生活画卷。
* 通过鲤鱼“戏啄袖”的细节和“乐悠悠”的直抒胸臆,全诗洋溢着轻松、欢快、自在、满足的情绪,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对水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4. **“神女”的解读:**
* 诗题“神女”引人遐想。它可能有多重含义:
* **象征自然之美:** 指诗中描绘的如仙境般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本身,如同“神女”般迷人。
* **指代船上女子:** 那位在竹筏上,与鲤鱼嬉戏、在荷叶下乘凉、在荷花丛中悠然自得的女子。她的生活如此惬意,与美景融为一体,仿佛传说中的神女降临凡间,享受这人间乐土。
* **表达赞美之情:** “神女”是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尤其是女子)所展现出的美好、灵动、和谐的一种由衷赞叹。
**总结:**
童月亮的《神女》是一首玲珑剔透的田园小诗。它以清新质朴的语言,选取典型的水乡意象,通过生动的细节(鲤鱼戏啄袖)和直白的情感表达(乐悠悠),描绘出一幅充满动感、色彩和欢愉的江南夏日图景。诗中流淌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谐境界的向往。“神女”的标题为这幅明快的画面增添了一丝仙气和深意,引导读者去感受那份超越凡俗的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整首诗如同一幅水墨小品,意境优美,情趣盎然,令人读之心旷神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