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迹之怀古文人6
文/ 徐 品
江南,寻觅着古代文人的遗迹,尽管遗迹是真真假假、偷梁换柱,但是起码还有着真实的影子,这就够了。至于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之类不提也罢,也许因为咱是老百姓,够不着那么高,看不了那么远,况且我要是穿越到他们那个年代,也活不了那么久,还是让羡慕者们羡慕去吧,我没兴趣,哈哈……
范仲淹的“以文益秀”
岳阳,在世上的名声莫大于岳阳楼,而岳阳楼的名声莫大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去岳阳,说心里话还真是麻烦,要从长沙换车,到达岳阳已经天黑,急忙找旅店住下,吃了一碗岳阳的特色米粉,一个醋水豆腐,便回去歇息。第二天早上整理妥当,便直奔岳阳楼。
岳阳楼就在市区,边上就是著名的汴河街,一色的明清仿古建筑,游人如织,热热闹闹。
岳阳楼景区很大,里面的景点也很多,有三醉亭、怀甫亭、仙梅亭、碑廊、双公祠、小乔墓……等等。但是岳阳楼的主体既不宏伟也不高大,仅为三层,有二十来米。据说岳阳楼最早是东汉末年横江将军鲁肃始建的“阅军楼”,东晋义熙年间被毁殆尽。唐天宝年间重加版筑府城重修,后李白赋诗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五年,岳州知军州事滕子京又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这才有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到了民国初年,岳阳楼屡遭兵祸,仅存钟鼓及吕祖像,前贤题咏无一见存,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岳阳楼,应该是1984年重修的,不过也可以,起码地址没有变动,哈哈。
说岳阳楼就不得不说“岳阳楼记”,说“岳阳楼记”就不得不说范仲淹,岳阳楼建得虽早,但是它的“知名度”却是范仲淹带来的,李白都不好使。
要说范仲淹,他这一辈子中过进士,当过大官,也曾被贬。所以他才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实他要一帆风顺,就没有了“处江湖之远”,所以,别看现在的解释,说到底他还是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当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很正确,不过那只是文化人的理想,而且是古人的。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并没有在岳阳楼下笔,而是照着滕子京给他的《与范经略求记书》和《洞庭晚秋图》一气呵成的。所以说范仲淹厉害,但是他的主要意图还是借景抒情,景在其次。其主旨是说自己未能在“庙堂之高”,而是“处江湖之远”,其实他正贬河南邓州,只好以此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而岳阳楼也辉煌了范仲淹。
记得有人说岳阳楼是天下儒生的精神坐标,是一种关心百姓疾苦、心忧天下的士子情怀,我不认可。我想如果说岳阳楼是“精神坐标”,那也无非是士子们“功未成,名未就”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已,并没有那么高尚。
登上岳阳楼,里面尽是书画之类,真真假假,并无新意。倚栏眺望远处的长江,已没有了宋朝时的苍茫浩瀚,只有几艘拉沙船缓缓驶过……即没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也没有“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我顿时便心有戚戚焉。
太阳很毒,游人很多。我缓缓走下台阶,抚摸着崭新的回廊,忽然想:范公若是有幸看到今天的情形,他还会进也忧虑,退也忧愁吗?
我不知道。或许,他没有感慨;或许,他会感慨得更多……
徐品,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协理事兼纪实文学委员会主任,《玄菟旬刊》主编。197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小说月刊》、《北京文学》、《短篇小说》、《阳光》等刊物并多次获奖,有作品入选教育部编选的小学生阅读书目。著有诗歌散文集《精卫鸟》、长篇历史传记文学《民国社交圈》、长篇历史小说《一号伪装者》、长篇小说《太阳里的冬天》,2013年获首届抚顺作家奖。
李纳,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声音布道,传递美好。范读导师、心理咨询师、主持人、金话筒金奖得主、普通话一级甲等、主任播音员、诵读艺术的资深传播者、播音主持专业职业生涯三十六年。
个人微信公众号:纳一天的云水禅心
首发原创作品投稿:356452725@qq.com、
微信 :fsd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