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鄧康延 - 广东

整理民国旧刊,看到一篇日本人战后的文章,我急于让同胞看到。时代分岔的路口,常有国运的提醒。
日本惨败、中国惨胜的第二年,中华民国杂志《读者文摘》翻译了一篇日本的反省文章。我在河山遗存的旧书堆里、历史含辛茹苦的夹缝里,发现这篇诺贝尔和日本大学的未来之约。
日本人的《大学之道》,是精神自剖的利刃,是黑船入海的扬帆,也是今朝结果的验证。
没有什么是偶然的,天上的日月地下的江河季节的风雨,以及它们运转的规律。
抗战胜利80年的大河彼岸,我望见东瀛风中大学的旗旛,那其中一道线已撕扯我心:
“對於有價值之私立學校,應去其束縛,給予補助。其中一部分由各國教會創立之學校,尤須以國家稅收加以津貼,使其水準能提高。”
中华民国曾有19所教会大学,那是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够积强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自豪。但在1952年消弭于院系调整。
上善之水,莫过教育;大洋之潮,此消彼长;大学之道,一一道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石之玉,何以成山?
2025年8月3日
《大學之道》
《读者文摘》第一卷第六期(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十六日出版)
文/ 松本剛原 译/ 宋越倫
由於戰爭的悲慘經驗,日本民衆的眼睛、耳朵,以至於心靈的翳障,已經逐漸撥除了。日本是失敗了。而且是被佔領了,但這於日本民族的未來,卻有其另一方面的收穫。因爲從此日本人民可不能再如以往的輕率直覺了,他們必須審慎地思索,警覺明辨地運用他們的眼睛和耳朵,這些新的習慣,是有助於他們到逺另一個進退有節的世界的。衹要日本人民能够反省自己,知道如何思索和表現的時候,他們就可一躍而爲世界上智慧的選民。而且再也沒有人可以愚弄他們,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止他們的進步了。
除了啟蒙運動以外,世界上尙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促使日本人民走向自治和自由嗎?仝時,除了教育以外,世界上尚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促使日本人民得到眞正的啓蒙嗎?
因此,我們主張日本民衆的再教育,從孔子「大學之道」的哲理中,重建日本的教育制度。
(一)設立臨時教育部(在盟方管制之下,直至眞正的民主政府的成立),以進步自由的日本教育家爲中堅,負責日本全國教育制度的重建,在這裏,我們主張,如京都仝志社大學的教授湯淺博士(他在戰爭期間均留居美國),東京自由學園的羽仁女士等人,應當被延攪在這新的教育機構之中。(羽仁女士並爲有名的婦人雜誌「主婦之友」的發行人)。
我們知道過去日本的文部省祗是軍部的尾巴,以及神道教的助手,他們的目的衹在爲日本的神教灌注原始的反動思想,爲軍部編組軍隊,所以新設立的教育機構,應當是灌輸民主自由的大本營。
(二)臨時教育部須將普通以及高等教育完全公開。過去日本的教育,完全是爲一部分貴族階級所獨佔的。人民普通必需在繁重的捐稅之外,負责爲他們的子女繳付學費,甚至是薄薄的幾冊教科書亦得出錢購買。至於中學以上的高等學校以及大學,則普通民衆更是望塵莫及,學校的數量是那麼地少,即令普通人民願意出錢送他們有希望的子弟入學,事實上也很困難。
(三)設立足量的新的學校(包括小學和大學),仝時對於舊有學校亦須加以改選。在每一府縣,至少設立大學一所,此項大學名稱應竭力避免「帝國」等字樣。並且必須以自由教育養成良好的公民爲目的,絕對不能再允許其有官僚主義的傾向。
過去的帝國大學,府立中學,以及女學校等,應有根本徹底的改革。其中一部分可併入新立的府縣大學。國民學校以及中學應受當地地方政府教育機構的管理,而此項地方教育機構,則由新成立的教育部加以完善的領導。
(四)對於有價值之私立學校,應去其束縛,給予補助。其中一部分由各國教會創立之學校,尤須以國家稅收加以津貼,使其水準能提高。
(五)公立學校應採取混合教育制,如無其他理由,並須男女仝學,俾使新日本國民在男女之間互求瞭解。
(六)學校必須充分自由——無論研討問題以及交換意見,建設的批評以及公正的論判,均應不受任何政治方面的阻礙。健全的教育生活必須将過去的奴隸教育以代之。
學校以及教師必須被鼓勵作教育思想的自由的探討,無論在物質以及制度方面,並須顧及各個學生的個性以及地方性。
(七)設立日本歷史檢討委員會,對日本歷史之歪曲部分,加以整理和改正,仝時並着重博物館及出版物,務使日本民衆能瞭然於日本歷史之眞相。過去日本學術的禁臠,現在應該在人民的面前公開了。許多眞正有價值的文化事業當重新爲日本的歷史、言語、人類、宗教、考古學者所着手。過去如早稻田的鳥居以及西村博士,他們在日本的學術上已經有過重大的貢獻,但他們的事業都爲突如其來的打擊所中止。因了日本偏激的國家主義的高漲,使得無數有用的知識被摒棄在日本國門之外,這在軍閥當權的過去二十年中,情形尤爲嚴重。除了經濟的困難以外,日本學者在過去還得與許多的社會惡勢力作戰。現在,會經被强迫用在戰爭破壞工業的學者的精力,應當開始被解放出來,用在新生的自由社會了。有用的男女學者應當給予充分的經濟的供給,在日本史料的研究上,尤應給予最大的自由與便利。
(八)管理所有公私的學校,使其爲日本此項偉大的教育設施而努力。除了正式的學校教育以外,並須注重成人的職業訓練以及公民訓練。
在課程方面,必須包括日本歷史(須與歷史檢討委員會取得聯繫)西洋民主史,宗教以及政治思想制度的比較研究,淺近的科學以及包括日、英、中、俄的四國語言的學習。賀川豐彥的農民學校已經有了顯著的成就,爲了推廣此種教育方法到其他方面,所以臨時教育部應當採取各種生活必須的職業訓練。像村岡花子、市川房子,加籐靜枝,上村環等有經驗以及學識的婦女學者,應與男性一樣地被指定爲領導人物。
在這裏,事實的需要將使英語在日本普遍的流行,在師資方面,我們希望在美國生長的日僑第二代,能够負起這個主要的責任。
(九)實行語言簡化,根絕繁文褥節的封建套語。這在過去文部省的一部分專家的倡導之下,已經有過顯著的成効,他們以東京音作標準,推開了全國語言的統一運動,但此一事業目下尙未到達充分的地步。
在戰爭期中,因爲軍隊的調動頻繁,在言語統一上,顯然已有相當的進步。仝時因爲大部分下層階級士兵的利用羅馬字通信,尤其給予日本語言以一新的變化。
(十)發動一個强有力的教育啓蒙運動,利用無綫電廣播,報告,電影,以及電視等宣傳工具,對人民作民主思想以及公民準則的灌輸,在這裏,必須對出版及發表赋予極大的自由。
關於這,我們希望美國能够給予極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於日本民衆的心理,加以徹底的改造。此項工作,最好由素負人望的人士如酒井米夫等人担任,因爲酒井在戰争期中,一向爲美國服務,對於日本人民民主思想的啓發,具有優秀的經驗。
這裹我們特別提出言論自由問題,因爲麥克阿瑟在這一點上會經犯了錯誤,爲了麥帥的對於日本新聞的檢查制度,致使其佔領政策下的發表自由成了具文。我們假使不能言行一致,則在新的教育制度的推行上,將會遭遇極大的困難。
(十一)提倡日本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務使日本民族充分瞭解世界,並瞭解自身在世界的地位。
在這一方面,我們尤其希望盟國的協助,第一,我們認爲對日本的郵遞必須迅速恢復,仝時並須與日本交換優秀學生,正像美國參謀員湯姆生所說的一樣,迅速地交換各國的青年,以期互相瞭解。美國「讀者文摘」正在出版着各國文字的題材,這個知識恐慌的日本,尤其感覺到需要。許多有名的美國的文藝作品、卡通、電影以及其他足以引起日本和平意識的書籍,應當大量地被介紹到日本去。
仝時蘇聯和中國,我們也希望他們能給予日本以援手,因爲這東亞兩大國家的抱負以及爲和平的努力,到現在尙不能爲日本一般民衆所瞭解。
爲了日本民族的前途,我們敬向世界各國作懇切的呼籲:在最近期内,給予日本的精神文明以極大的投助!
譯自《亞細亞雜誌》1946年5月號
原作者/ 松本剛原 编译者/ 宋越倫 校对者/ 杨佳


邓康延:陕西西安人。曾任《深圳青年》策划总监、《凤凰周刊》创刊主编,现为纪录片制作人。出版著作《远方不远》《常常感动》《老照片新观察》《老课本新阅读》等;制作纪录片《寻找少校》《深圳民间记忆》《六十年三地歌》《先生》《盗火者》《布衣中国》《黄埔》《名媛》《野性深圳》等。“文武民国”纪录片系列暨展览辐射两岸三地,其中《先生回来》《有声有色老课本》巡展讲座于深圳、北京、南京、杭州、台北、广州、成都、西安等地,促动民国文化热潮。为多部影视剧作词主题歌,新近出版歌词集《歌词独白》。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