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章 锁龙惊变
临安城钟楼上的更夫突然僵住了。他惊恐地发现,铜钟内部的铭文正在渗出黑血,而距离子时还有不到两个时辰。更诡异的是,钟绳无风自动,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摇晃。
"当——"
第一声钟响提前炸裂,音浪掀翻了更夫。黑漆漆的钟口里,钻出条蚯蚓状的青铜锁链,"啪"地断成两截。与此同时,皇陵地宫传来闷雷般的震动,太祖皇帝的棺椁盖板被推开了半尺...
济公蹲在御沟边洗耳朵,刚才那声钟响震得他耳膜生疼。青阳子拄着新削的木剑走来,脸上黑纹已经消退,但眼中青光更盛:"第三颗舍利在皇陵神道碑下。"
"和尚就知道没好事。"济公掏出两颗舍利对着月光比划,"这两颗够照出秦会之的腚眼了,先杀进宫去!"
薛灵芝突然扯住济公衣袖。顺着她手指方向,只见午门外聚集了上百名百姓——铁匠扛着打铁锤,农夫握着镰刀,甚至还有几个书生举着砚台。领头的老汉看见太子,扑通跪倒:"岳家军先锋营后裔,恭迎少主!"
太子手中的岳云枪突然嗡嗡作响,枪尖迸出三点火星,落在三个不同方向。广亮和尚一拍光头:"我明白了!三点为岳,这是要我们兵分三路!"
子时二刻,济公和青阳子已潜到皇陵神道。月光下,九条碗口粗的青铜锁链从地宫伸出,其中三条已经断裂。青阳子突然按住济公:"有人!"
神道碑前站着个戴青铜面具的黑影,正用骨刀在碑上刻符。济公鼻子抽动:"好浓的尸臭,这是冯保的'影身'!"说着弹出颗舍利,金光过处,那黑影面具"咔"地裂开——下面竟没有脸,只有团蠕动的蜈蚣!
"咯咯咯..."黑影发出秦桧特有的笑声,"降龙罗汉,你来晚了!"它猛地将骨刀插进碑文"忠"字,整个皇陵突然剧烈震动!
青阳子桃木剑脱手而出,在空中化作青光斩向黑影。那怪物不躲不闪,任由剑光穿透胸膛:"吕洞宾的剑魄?可惜啊..."它腹部突然裂开,露出条青铜锁链,"...可惜斩不断风波亭的冤狱链!"
济公趁机扑向神道碑,破蒲扇在碑座下一掏——第三颗舍利竟嵌在块头骨里!就在他取珠的刹那,剩余六条锁链同时绷断,地宫深处传来龙吟般的悲鸣...
第十七章 剑照山河
皇城午门轰然倒塌,烟尘中走出个三丈高的怪物——人身蜈蚣腹,腰部以下是数十节青铜骨节,每节都刻着冤死者的名字。它腹部嵌着的锁岳链哗啦作响,头顶悬浮着青铜小鬼像。
"吾乃...八幡大明神!"怪物声音重叠着秦桧与冯保的腔调。它随手抓起个禁军塞进嘴里,咀嚼时溅出的血染红了汉白玉阶。
忠魂军的队伍被冲散了。太子挺枪欲战,却被气浪掀翻。眼看怪物骨节间喷出毒雾,济公突然将三颗舍利抛向空中:"青阳子!接珠!"
三颗舍利在月光下排成直线,青光与金光交织成桥。青阳子跃上光桥,残缺的桃木剑突然暴涨十倍,剑身浮现出纯阳老祖的符咒。道士踏着光桥冲向怪物,口中长吟:"一点浩然气——"
剑尖刺入怪物腹部"风波亭"三字处,爆出刺目白光。怪物惨叫着后退,撞塌了太和殿廊柱。烟尘中,济公已现出罗汉金身——三头六臂各持降魔杵、伏魔圈等法器,胸口卍字轮放出无量光。
"千里快哉风!"青阳子剑诀再变。桃木剑竟引动九天雷霆,将怪物钉在丹陛上。忠魂军见状,纷纷举起祖传兵器,齐声高呼:"还我河山!"声浪震得小鬼像出现裂纹。
怪物挣扎着要起身,济公六臂齐出按住它头颅:"秦会之!看看这是谁!"说着从袖中抖出块灵位——正是岳飞亲笔所书"精忠报国"四字!
灵位照射下,怪物人形部分开始融化,露出秦桧苍老的面容。它惊恐地发现,腹部锁链正在一节节断裂:"不...我的不死身..."
"早该死了!"济公和青阳子同时发力。佛光道气如磨盘般将怪物碾碎,最后时刻,那青铜小鬼像突然射向太子——
"砰!"
岳云枪自主飞起格挡,枪杆炸裂处飘出张发黄的兵符,正是当年岳飞亲书的"还我河山"手谕!兵符贴在小鬼像上,邪物顿时灰飞烟灭。
黎明时分,幸存的忠魂军正在清理废墟。济公蹲在太和殿残骸上喝酒,突然眯起眼睛——东方霞光中,隐约有第四颗舍利的虚影一闪而过...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