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章 血池红莲
血池翻涌着粘稠的泡沫,八幡童子的青铜巨像正缓缓下沉。济公站在池边,破袈裟被腥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回头看了眼被影傀儡围攻的众人——青阳子拄着桃木剑单膝跪地,腿上黑血已浸透半截道袍;薛灵芝护着太子且战且退,袖箭早已用尽;广亮和尚的禅杖断成两截,仍在勉力挥舞。
"阿弥陀佛。"济公突然合十微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罢一个猛子扎进血池!
粘稠的血浆立刻淹没了他。池底传来闷雷般的笑声,八幡童子的巨手向济公抓来。就在青铜指尖触及袈裟的刹那,济公胸前突然迸发金光——第一颗舍利在污血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犹如淤泥中盛开的红莲。
"嗡——"
佛号声在血池深处回荡。济公盘腿而坐,周身三尺内的血水竟变得清澈见底。八幡童子发出刺耳尖叫,青铜身躯上出现蛛网般的裂纹。趁此机会,济公一把抓住嵌在邪神咽喉处的第二颗舍利!
池边突然传来太子的尖叫。济公抬头望去,只见那孩子不知何时捡了根断枪,正使出一套精妙枪法逼退三个影傀儡。枪尖所过之处,地面隐隐震动——地下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在回应!
"岳家枪!"青阳子惊呼。话音未落,秦府后院突然塌陷,一杆镔铁长枪破土而出,枪杆上"尽忠报国"四字金光大作。太子伸手接枪的瞬间,整个人被金色光晕笼罩,隐约可见一位白袍将军的虚影与他重合。
影傀儡们突然停止攻击,齐刷刷跪倒在地。青阳子腿伤流出的黑血溅到一个傀儡身上,那黑影竟渐渐显露出张沧桑的军人面孔。
"岳...岳家军先锋营..."傀儡的嗓音沙哑如锈铁摩擦,"八百...八百年了..."
第十五章 万剑归宗
济公从血池跃出时,八幡童子的青铜巨像正分崩离析。他刚把第二颗舍利按进佛珠,忽听青阳子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嘶吼——道士的桃木剑不知何时已变成漆黑,脸上爬满蚯蚓状的黑纹。
"糟了!倭毒入心!"济公一个箭步上前,却被狂暴的剑气逼退。青阳子双眼赤红,跛脚竟奇迹般痊愈,身形如鬼魅般在厅内闪烁。每踏一步,就有数十道剑光从地底刺出,将影傀儡钉在半空。
"天遁剑法终极式...万剑归宗..."薛灵芝脸色煞白,"师父走火入魔了!"
济公急中生智,将两颗舍利叠在一起摩擦。刺目的金光中,隐约可见青阳子体内有团黑气正侵蚀心脉。更惊人的是,道士丹田处还锁着道淡青色的剑气——那是他毕生修为所化的"剑魄"!
"臭道士!忍着点!"济公将舍利拍在青阳子天灵盖上。佛道两股力量相撞的瞬间,两人精神世界突然贯通——济公看到了三十年前的画面:年轻道士为救被倭寇追杀的薛家满门,独战十二名忍者,最终被毒刀刺中左腿...
"原来如此!"济公恍然大悟,"你这些年跛脚是故意压制毒性!"
青阳子眼中恢复一丝清明,突然抓住济公手腕:"血池...池底有..."
话音未落,整个秦府剧烈震动。血池底部浮起块青铜碑,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契丹文。太子凑近辨认,突然尖叫:"这邪神是秦桧变的!他要借天子寿辰..."
碑文最后记载着惊人阴谋:八百年前秦桧死时,将魂魄卖给扶桑邪神,只为向岳家血脉复仇。如今皇城地下的"九幽噬龙阵",实为秦桧重塑肉身的仪式!
济公正要细看,碑文突然融化。池底伸出无数青铜手臂,抓住最近的影傀儡就往血池里拖。那些显露真容的岳家军亡魂却不反抗,反而集体望向太子,齐声高呼:"护我河山——"
声浪震得主梁断裂。济公抓起太子往外冲:"广亮!背道士!灵芝断后!"
众人刚冲出别院,身后建筑就轰然塌陷。烟尘中,隐约可见个戴青铜面具的黑影站在废墟最高处,手中捧着个正在跳动的心脏...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