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银针引路
秦氏别院外三里处的破庙里,济公正用烧火棍拨弄着一堆卦象。月光从破瓦间漏下,照得地上十八枚铜钱忽明忽暗。青阳子盯着其中三枚叠在一起的铜钱,桃木剑"铮"地出鞘半寸。
"三才倒悬,大凶之兆。"跛脚道士的额头渗出冷汗,"明晚月全食前若不取得第二颗舍利..."
薛灵芝突然"啊"地叫出声。她手中的半块玉佩在月光下竟投出淡蓝色的光纹,在地面交织成一副地图。太子爬过来细看,小手指着图上一处标记:"这里!岳云将军的'飞云校场'!"
济公的破蒲扇在地图上一拍:"不就是秦家那个闹鬼的别院嘛!"他转头看向正在磨禅杖的广亮,"傻和尚,你小时候不是在那附近砍过柴?"
广亮的光头上冒出豆大汗珠:"那地方...子时过后会传出练兵声..."
二更时分,五人潜伏到秦氏别院西墙外。青砖墙上爬满枯藤,隐约可见里面楼阁重重。奇怪的是,明明已近午夜,院内却张灯结彩,隐约有丝竹声传来。
济公鼻子抽动:"好重的尸臭味。"他拔下根头发吹向墙头,那发丝刚过墙头就突然燃烧起来,化作青烟消散。
"阴阳界!"青阳子脸色大变,"活人进得去出不来!"
济公却已翻上墙头,只见院内长廊下挂着白灯笼,数十个"宾客"正在饮酒作乐。那些人动作僵硬,转头时露出后脑勺——竟都没有脸!
"影傀儡的巢穴。"济公从裤腰摸出颗舍利,佛光照射下,院内景象骤变:华屋变废墟,美酒成腐血,那些"宾客"全成了挂着人皮的骷髅架子。
突然,丝竹声停了。所有傀儡齐刷刷"看"向墙头...
第十三章 头骨酒杯
济公滚进院内草丛时,腰间的酒葫芦碰响了太湖石。最近的三个傀儡立刻扭过头,脖颈发出"咔咔"声。薛灵芝的银针及时飞出,精准刺入傀儡后颈要穴,那些怪物顿时僵在原地。
"岳家军的手法!"青阳子低声惊叹。话音未落,远处主厅传来瓷器碎裂声,接着是秦嵩沙哑的冷笑:"贵客既到,何不现身?"
济公大摇大摆走进厅堂,破草鞋踩得满地枯骨"咯吱"响。主座上的秦嵩举着个镶金头骨杯,杯中血浆还在冒泡。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头骨天灵盖上嵌着颗晶莹剔透的舍利!
"家父最爱的酒杯。"秦嵩抚摸着头骨,"用岳飞亲兵的天灵盖制成,高僧觉得如何?"
济公的破蒲扇突然拍在案几上,震得头骨杯跳起三尺高:"秦会之的龟孙子,把你爷爷的舍利还来!"
厅内所有傀儡同时站起,人皮如蛇蜕般滑落,露出里面没有五官的黑影。青阳子桃木剑画地成圈,将太子护在中央:"是影傀儡!能模仿所见武功!"
果然,最先扑来的三个黑影身形晃动,竟使出了青阳子的天遁剑法!跛脚道士勉强挡住两剑,第三剑直取咽喉。危急关头,济公吐出口酒箭,酒液在空气中燃成火龙逼退黑影。
"接着!"济公将第一颗舍利抛给青阳子。道士接住舍利的瞬间,腿上旧伤突然迸裂,黑血染透道袍——原来当年倭寇刀上的剧毒一直未清!
薛灵芝见状,银针如雨射向秦嵩。那奸贼不躲不闪,任由银针穿胸而过,伤口却不见血:"贱婢!当年没毒死你全家是我疏忽!"说着拍案而起,厅堂地面突然下陷,露出个巨大的血池!
济公刚要救人,七个影傀儡已结成北斗阵困住他。广亮禅杖横扫,却打中幻影。真正的秦嵩出现在薛灵芝背后,骨爪般的手抓向她天灵盖——
"灵芝姐!"太子的尖叫中,薛灵芝转身硬接这一掌,同时将三根银针刺入秦嵩眉心。奸贼惨叫后退,半边脸竟开始融化!
混乱中,血池里升起个青铜巨像,正是放大的八幡童子。它张口吞下头骨杯,舍利在它咽喉处发出微弱金光...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