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血月忍刀
临安府大牢里,赵德柱蜷缩在茅草堆中喃喃自语。月光透过气窗,照见他手指在墙上划出的诡异符号——正是那尊青铜小鬼像底部的扶桑文字。
"叮"的一声轻响,一枚手里剑钉在赵德柱耳边。黑影顺着月光滑入牢房,露出夜行衣包裹的瘦小身躯。来者揭下面罩,右脸刺着靛青的波浪纹。
"八幡大神...显灵了..."赵德柱颤抖着去抓忍者的衣角。
忍者甩出段绳索:"秦大人命我来..."话未说完,突然横刀格挡。"铮"的金铁交鸣声中,一枚铜钱深深嵌入忍刀。牢门外,济公晃着酒葫芦倚墙而立。
"小蜈蚣精挺能爬啊。"济公醉眼乜斜,"回去告诉你们那个秦大人,就说..."他突然打个酒嗝,"就说灵隐寺的癞头和尚问他,可还记得风波亭的鳝鱼面?"
忍者瞳孔骤缩,扬手甩出三枚烟雾弹。等烟雾散去,牢房里只剩段断绳——赵德柱咽喉插着枚菱形镖,脸上凝固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与此同时,沈家临时租住的小院里,沈秋荷正对着油灯修补染方。灯花突然爆响,一滴蜡油落在羊皮纸背面,渐渐显露出淡褐色的山川纹路。她惊呼出声时,窗外传来瓦片轻响。
广亮和尚破门而入,禅杖横扫,击落窗外射来的五支弩箭。月光下,六个黑衣人正翻越院墙,刀光如雪。
"师叔祖!救命啊!"广亮的呼救声惊起满树乌鸦。
三里外的酒楼上,济公突然捂住耳朵:"这傻和尚,嗓门倒大。"说着把酒葫芦往腰间一挂,人已从窗口翻出。那醉醺醺的身影在屋脊间跳跃,竟比受惊的野猫还轻巧三分。
小院里,广亮禅杖已断作两截。眼看忍者刀锋将至,一道青光自东南方激射而来,将长刀钉在门板上。跛脚道士踏着七星步跃入院落,残缺的桃木剑舞出漫天青莲。
"青阳子来迟了。"道士左腿似乎不便,但剑法凌厉非常。忍者首领打个呼哨,剩余五人同时掷出链镰,锁住道士四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空炸响惊雷般的吼声:
"唵——"
济公立在墙头,破袈裟鼓荡如帆。音波过处,六个忍者如遭雷击,耳鼻渗出黑血。那首领勉强抬头,只见济公身后隐约现出降龙罗汉法相,月光为之一暗。
第七章 三奇会审
城隍庙的偏殿里,青阳子正给唯一存活的忍者施针。七寸长的银针扎进百会穴,那忍者顿时浑身痉挛,嘴角流出白沫。
"哑姑,拿你的'搜魂散'来。"跛脚道士扭头招呼。阴影里走出个背着药箱的姑娘,比划着手语取出个青瓷瓶。济公凑过来嗅了嗅,被呛得连打三个喷嚏。
"好家伙!曼陀罗配尸虫粉,你们三清观什么时候改行做阎罗殿了?"济公揉着鼻子退后两步,却见那忍者突然瞪大眼睛,用扶桑话嘶吼着什么。
青阳子面色骤变:"他说秦家要在鬼门礁接应倭寇大船!"
沈秋荷急忙展开染方背面的地图:"这里!鬼门礁就在台州湾外!"众人凑近看时,发现图纸角落盖着个模糊的印章——"继光"二字依稀可辨。
济公突然扒开忍者衣领,露出锁骨处的火焰纹身:"难怪能挨和尚一记狮子吼,原来是伊贺流的'火遁众'。"说着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广亮,把这倭瓜的骨灰送回临安府,就说是给秦大人的回礼。"
次日清晨,临安府衙门前聚集了数百百姓。知府被迫当堂重审赵家案时,师爷突然捧着个铜盆狂奔进来:"大人!赵天宝...赵天宝他..."
铜盆里盛着半盆血水,赵天宝头上的铜钱癣全部脱落,每块癣疤背面竟都刻着字。知府颤抖着手拼读,竟是秦家与倭寇往来账目,最骇人的是末尾记载:"绍兴十一年,风波亭鳝鱼面毒杀岳..."
"啪"的一声,惊堂木落地。知府面如死灰地跌坐椅上,堂下百姓的怒吼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济公蹲在衙门外的石狮子上啃鸡腿,听着里面山呼海啸般的"诛秦贼"喊声,摇头晃脑地哼起莲花落。青阳子拄着桃木剑走来:"和尚,接下来?"
"找船去鬼门礁啊。"济公把鸡骨头抛向空中,化作一只白鸥飞向东南,"哑姑的曼陀罗该派上用场了。"
远处海天相接处,乌云正酝酿着风暴。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