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红莲净世劫
第三天黄昏,临安城上空乌云密布。
济公蹲在城东一棵老槐树上,眯眼望着赵府方向。他手中破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扇面上不知何时多了几道朱砂画出的符咒。
"时候到了..."济公鼻子动了动,仿佛嗅到了空气中某种常人无法察觉的气息。他翻身下树,落地时却轻如一片落叶。
赵府后院,周福按照济公的指示,将最后一枚铜钱塞进墙角裂缝。说来也怪,那铜钱刚放好,周围的地面就微微泛起一层红光,转瞬即逝。
"周管家!老爷叫你去粮仓!"一个小厮跑来喊道。
周福擦了擦额头的汗,快步向西院粮仓走去。远远地,就听见赵德柱的咆哮声:"废物!连个账都算不清楚!"
粮仓内,赵德柱正对着几个账房先生大发雷霆。见周福进来,他一把揪住老管家的衣领:"老东西!赈灾粮的账目怎么回事?为什么少了三百石?"
周福强自镇定:"老爷,那三百石不是按您吩咐,掺了沙土和..."
"闭嘴!"赵德柱一巴掌扇在周福脸上,留下五道红印,"知府大人马上就到,要是出了岔子,我要你的老命!"说完,他怒气冲冲地出了粮仓。
一个账房先生扶起周福,低声道:"周管家,老爷今天不对劲啊..."
周福望向窗外,只见赵德柱站在院子里,不时抬头看天,脸色惨白如纸。天空中,乌云翻滚,隐约有雷声传来。
"要变天了..."周福喃喃道。
......
知府轿子到达赵府时,天已全黑。风越来越大,吹得灯笼剧烈摇晃,在地上投下鬼魅般的影子。
密室内,赵德柱和知府正在低声交谈。
"大人,情况不妙啊..."赵德柱额头渗出冷汗,"那疯和尚好像知道了我们的计划..."
知府冷笑:"一个疯乞丐就把你吓成这样?放心,只要今晚把账本和证据都烧了,明天开仓放粮,等那些刁民吃了'加料'的粮食,谁还会追究?"
赵德柱擦了擦汗:"可是...我总觉得今晚要出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家丁慌慌张张跑来:"老爷!不好了!西院关着的那些灾民...他们...他们不见了!"
"什么?"赵德柱霍然起身,"怎么可能!那地牢的铁门..."
话音未落,又一个家丁跌跌撞撞冲进来:"老爷!粮...粮仓着火了!"
赵德柱和知府冲出门外,只见西院方向火光冲天。更奇怪的是,那火焰不是寻常的橙红色,而是透着诡异的青紫。
"快救火!"赵德柱声嘶力竭地喊道,却突然发现,府里的下人全都站在原地不动,冷冷地看着他。
"你们反了不成?"赵德柱暴怒,抽出腰间佩剑。
周福从人群中走出,手中举着一本账册:"赵德柱!你勾结知府,贪墨赈灾银两,在粮食中下毒,罪证确凿!今夜就是你的报应!"
赵德柱脸色铁青:"老东西,原来是你!"他举剑就向周福刺去。
突然,一阵狂风吹来,赵德柱的剑"当啷"落地。济公不知何时已站在院墙上,破袈裟在风中猎猎作响。
"赵施主,贪嗔痴三毒俱全,该消业障了!"济公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赵德柱歇斯底里地大笑:"疯和尚!你以为装神弄鬼就能奈何我?我赵德柱在临安城一手遮天!"他转身对家丁吼道,"给我杀了他们!重重有赏!"
没人动。
火势越来越大,奇怪的是,火焰只在赵府范围内燃烧,丝毫不向周边蔓延。更诡异的是,火焰中竟渐渐浮现出一朵朵红莲的形状!
"业火红莲..."济公轻声道,"只烧有罪人。"
知府早已吓得瘫软在地:"大师饶命!都是赵德柱逼我的..."
赵德柱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火折子,面目狰狞:"既然要烧,那就烧个干净!"他竟然将火折子扔向了主屋!
"轰"的一声,主屋瞬间被烈焰吞没。赵德柱狂笑着,却见那火焰如有灵性般,分出一股向他扑来!
"啊!"赵德柱惨叫一声,那火焰并未灼烧他的身体,却让他看到了无数恐怖的景象——被他逼死的佃户,被他凌辱的丫鬟,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的商人...一个个血肉模糊的冤魂从火中伸出双手,撕扯着他的灵魂!
"滚开!别过来!"赵德柱疯狂地挥舞双手,跌跌撞撞地后退,最后一头栽进了自己点燃的火海中。
知府见状,连滚带爬地向大门逃去。刚跑出几步,突然捂住胸口,脸色铁青地倒下了——他腰间掉出一个纸包,正是原本要下在赈灾粮里的毒药。
济公摇摇头:"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
火场外,周福带领家丁们救出了被困的仆役丫鬟。更令人惊讶的是,西院地牢里关押的几十个灾民也被安全转移出来——正是济公事先安排张诚等人挖通了地道。
"大师!"周福跪在济公面前,泪流满面,"多谢大师点化,否则我已成杀人凶手..."
济公扶起他:"一念向善,即是菩提。去吧,那些灾民需要你。"
周福擦干眼泪,转身去安排灾民食宿。他从怀中掏出那个绣花荷包,轻轻抚摸了一下,然后毅然将其投入了熊熊烈火中。
火光照亮了半个临安城,百姓们纷纷出来观望。令人惊奇的是,尽管赵府烧得通红,周边民宅却毫发无损。更神奇的是,火焰中不断有红莲绽放又消散的景象,美得惊心动魄。
"是菩萨显灵啊!"一个老妇人跪地叩拜。
"什么菩萨,那是济癫大师的神通!"有人纠正道。
张诚夫妇组织木工们搭建临时帐篷,收留无家可归的赵府下人。曾经被济公救过的小丫鬟春桃也回来了,忙着给伤者喂水喂药。
济公坐在一处断墙上,晃着酒葫芦,看着这一切,嘴角含笑。忽然,他耳朵一动,听到微弱的哭声从即将倒塌的偏院传来。
"还有个小的..."济公身形一闪,消失在原地。
偏院柴房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蜷缩在角落,吓得哭不出声来。眼看房梁就要砸下,一道破袈裟闪过,济公抱着小女孩出现在院子里。
"小丫头,怎么一个人在这儿?"济公笑眯眯地问。
小女孩抽噎着:"我...我是赵府厨娘的女儿...娘去给老爷送宵夜,让我在这儿等她..."
济公叹了口气,从破袈裟里摸出颗糖塞给她:"吃吧,甜的很。你娘..."他看了眼已经烧塌的主屋,改口道,"你以后就跟着那个春桃姐姐,好不好?"
小女孩懵懂地点头,舔着糖破涕为笑。
......
天亮时分,火势渐熄。赵府几乎烧成白地,但奇怪的是,存放赈灾粮的仓库却完好无损,账册和罪证也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知府被人发现死在城外悬崖下,而赵德柱的尸体则在主屋废墟中找到,面目扭曲,仿佛死前看到了极其恐怖的东西。
临安城的百姓们聚在赵府废墟前,议论纷纷。一个曾被赵德柱欺压的老农突然高喊:"苍天有眼啊!"
这一声仿佛打开了闸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声诉说赵家的恶行。有人哭诉田地被强占,有人控诉亲人被逼死...多年来积压的怨气,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
济公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周福走过来,深深一揖:"大师,接下来该怎么办?"
济公灌了口酒,笑道:"天灾人祸过去了,该重建家园了。去找张诚吧,他需要个好帮手。"
周福郑重地点头,转身走向正在组织人手的张诚。阳光下,他佝偻的背似乎挺直了不少。
济公晃着破蒲扇,哼着小调往城外走去。天空中,那片积聚多日的黑云已经消散,露出一碧如洗的蓝天。
"红尘如炉炼真心,业火红莲照本性..."济公的声音随风飘远,身影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