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怨气结阴云
临安城的清晨,薄雾如纱。
济公蹲在城南最热闹的十字路口,面前摆着个豁了口的破碗。他眯着眼睛,似睡非睡,耳朵却微微动着,捕捉着街巷间的每一丝声响。
"听说了吗?赵员外家又买了个戏班子,整整花了三千两银子!"
"嘘...小点声,赵家的人就在前面..."
"怕什么?他赵德柱强占民田、逼死人命,还不让人说了?"
济公的眉毛微不可察地动了动。他伸了个懒腰,晃晃悠悠地站起来,破蒲扇拍打着沾满灰尘的袈裟,哼着小调往城东晃去。
城东的赵府,朱门高墙,两只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在大门两侧。济公远远地站着,眼睛微微眯起。常人看不见的黑气从赵府上空盘旋而起,与城中其他几处怨气汇聚,在云端结成一片不祥的阴霾。
"阿弥陀佛。"济公低声念了句佛号,眼中闪过一丝悲悯,"怨气结云,必有大灾啊。"
"疯和尚!别在这儿挡道!"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在仆从簇拥下走出大门,正是临安城首富赵德柱。他四十出头,面白无须,一双三角眼透着精明与狠厉。
济公笑嘻嘻地凑上前:"这位施主,贫僧观你印堂发黑,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啊!"
赵德柱脸色一沉:"哪来的疯和尚,胡言乱语!来人,给我打出去!"
几个家丁撸起袖子就要上前。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管家模样的人急忙从门内跑出:"老爷息怒!这是灵隐寺的济癫大师,在民间颇有声望..."
"我管他什么大师!"赵德柱冷哼一声,"再让我看见这疯乞丐在府前晃悠,打断他的狗腿!"说完,他转身上了轿子,扬长而去。
老管家擦了擦额头的汗,冲济公作揖:"大师莫怪,我家老爷这几日心情不佳..."
济公打量着这个面容憔悴的老人,目光在他腰间那个褪了色的绣花荷包上停留片刻:"周管家,心中有恨,如怀火炭,伤人先伤己啊。"
周福浑身一震,右手不自觉地捂住荷包:"大师...我..."
济公却已转身离去,破蒲扇摇啊摇,荒腔走板地唱着:"是非恩怨何时了,不如放下乐逍遥..."
周福站在原地,手指紧紧攥着那个荷包——那是他女儿生前绣的最后一件东西。
......
城西赌坊,乌烟瘴气。
李三瞪着通红的眼睛,把最后几个铜板拍在桌上:"全押大!"
骰子转动,定格。一二三,小。
"他娘的!"李三狠狠捶了下桌子,转身要走,却被几个彪形大汉拦住。
"李三,欠的十两银子什么时候还?"
"王哥,再宽限几日..."
"宽限?老板说了,今天不还钱,剁你一根手指头!"
李三面如土色,双腿发软。忽然,一股酒气飘来,一个破衣烂衫的和尚挤进人群:"哎呀呀,这位施主印堂发亮,今日必发横财啊!"
赌坊打手皱眉:"疯和尚滚远点!"
济公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摸出个铜钱:"这位施主,贫僧看你与佛有缘,这枚开过光的铜钱送你,保你时来运转。"
李三将信将疑地接过铜钱,济公却已哼着小调晃出了赌坊。打手们哄笑起来:"李三,你改行当和尚吧!"
李三低头看那铜钱,忽然觉得手心发烫。铜钱竟在他掌心慢慢变形,化作一颗金灿灿的丸子!
"这...这是..."李三目瞪口呆。
打手们也惊呆了,有人大喊:"是金豆子!"
李三转身就跑,打手们一拥而上。街角处,济公摇着蒲扇,笑看这场闹剧。只见李三跑着跑着,手中的"金豆子"突然变成了一坨烂泥,从他指缝间漏了下去。
"我的金子!"李三跪在地上,疯狂地扒拉着泥土。
济公的声音远远飘来:"贪念一起,黄金化泥;执着不放,徒增烦恼..."
打手们追上来,见李三手中空空如也,气得拳打脚踢。济公叹了口气,从地上捡起几颗石子,屈指一弹。
"哎哟!谁打我?"
"我的腿!"
打手们突然东倒西歪,李三趁机逃之夭夭。
......
黄昏时分,济公晃到城郊一处荒坟前。周福跪在一座小坟包前,正在烧纸钱。坟前简陋的木牌上写着"爱女周小翠之墓"。
"...女儿啊,爹对不起你..."周福老泪纵横,"爹不该让你去赵府做丫鬟...那畜生...那畜生..."他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手指深深抠进坟前的泥土。
济公站在不远处的大树后,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周福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一页页地烧掉。
"女儿,爹已经收集了赵德柱勾结官府、强占民田、逼死人命的证据...你放心,爹一定会让那畜生死得很难看..."
济公眉头紧锁,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如血,映照着临安城上空越来越浓重的黑云。
......
夜幕降临,济公躺在灵隐寺后山的破草棚里,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葫芦里的酒。忽然,他耳朵一动,听到远处传来压抑的哭声。
顺着声音寻去,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山崖边。借着月光,济公认出这是白天在赵府门口见过的小丫鬟,不过十三四岁年纪,脸上还带着淤青。
"小姑娘,为何在此哭泣啊?"济公柔声问道。
小丫鬟吓得一哆嗦,见是个和尚,才稍稍安心:"我...我是赵府的春桃...今天不小心打碎了夫人的玉镯,管家说要把我卖到窑子里去..."她说着又哭起来,"我爹去年修赵家房子摔断了腿,没钱看病死了...我娘病着,就指望我的工钱买药..."
济公叹了口气,从破袈裟里摸出几块碎银子:"拿着,带你娘离开临安吧。"
春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么多钱..."
"记住,明日午时前必须出城。"济公的表情罕见地严肃,"三日内,临安城将有大灾。"
春桃瞪大眼睛:"大师怎么知道?"
济公没有回答,只是抬头望向夜空。春桃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轮血月挂在天空,周围环绕着诡异的红晕。
"去吧。"济公拍拍她的头,"走得越远越好。"
春桃跪下磕了个头,攥紧银子跑下山去。济公站在原地,掐指一算,眉头越皱越紧。
"怨气化劫,业火将至啊..."
就在这时,城东方向突然亮起一道火光,隐约传来嘈杂的人声。济公目光一凝,身形如鬼魅般向火光处掠去。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