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才越寻思越觉得这个梦古怪,荒诞不经。心里想,可能是自己看书太多,想得太多了。不过能梦到八岁时遇到的金银吉祥雀,心里倒是一阵喜悦。看看外边的天色,夜已深了,宽衣就寝。刚睡着又回到梦里,醒了再睡还是这个梦。不知不觉东方见白,曙光初照。戴才起床后,照旧登城观望。
登上城池,正是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戴才这心里也豁亮起来。他绕城一周,发现敌方多了些旗子和帐篷,估计人马又增加了不少。他在城西南角踱了几个来回,刻意审视,揣度了一番。
可是,万一突围不成,丧身沙场?万一梦境虚幻,空跑一趟?万一……?他想:做为大明臣民,宁愿战死沙场,为国尽忠,不愿困守孤城,坐以待毙;做为一军将领,唯求全军将士生还,不忍士卒一人战死;做为兵部尚书,身系国家安危,只可取胜安社稷,不可兵败遗外患。他绝不能仅凭一梦草率采取重大军事行动。他想了一万个万一,也想出了对付一万个“万一”的办法。
戴才走下城楼,立即召来全军将领商讨退敌大计,全面分析了敌军兵力态势、围城意图和己方面临的困境、优势、战机,明确提出了内外夹击、一举致胜的方略,并说明了要率少数将军前往其他要塞巡察、求援的想法。大家齐声赞成,并纷纷自报奋勇,请求随尚书前往。
戴才从中只选了八员英勇善战的猛将,然后明确刘副督代行他的职权,三位老将为监军,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交代了应对措施,对全军行动做了全面布置。同时,再三叮嘱大家 ,三日内不可轻举妄动,只待援军一到,听到城外开战,全军将士分八队、两拨轮番四出交战。如若第四日援兵不到应当如此,第五日援兵不来就该这般,第六日、第七日不见援兵应当如何如何。一切部署妥当,戴尚书命众将回营准备,只待今夜三更,悄然行事。
都说八月十五月光明,今夜的月色比八月十五的还美。看看离敌营还有四五十丈,戴才命众将加鞭,只听“啪”一声,九匹吃了天罗面的快马,象离弦的箭一样射向敌营。正巧遇上安酉骑兵巡逻队,吃了天罗面的九位猛士神力迸涌,冲上去就杀。只见剑仰头落,枪挺人翻;刀横身截,棍扫脊断;锤出脑迸,鞭起骨散;戟戳膛豁,棒落血溅。只两个回合,十几个胡兵结果于马下。
九位猛士继续飞奔,又正撞上从南面巡逻过来的吉酉兵将。对方喊话,他们也不答腔,冲上去举剑便剁,挺枪便刺,横刀便砍,抡棍便扫,还有那锤砸、鞭抽、戟挑、棒打,没等胡兵弄明白冲杀的是明军还是安酉,就都一命鸣呼了。
行不多时,巍然两座大山横在面前,两山之间夹一峡谷,断崖之上摩崖刻着“河车道”三个大字。大家随吉祥雀进了谷口,往前看黑黝黝不知尽头,往上瞅一线蓝天,瞧两边峭壁刀削。谷宽大约三丈,中间是路,两侧怪石
上瞅一线蓝天,瞧两边峭壁刀削。谷宽大约三丈,中间是路,两侧怪石嶙峋,有的象人,有的似鬼,有的宛如飞禽走兽,有的又如刀、剑、枪、鞭。
行了一程,谷向右拐,悬崖上摩崖凿着“闲息关”。只见鸟烟瘴气,气味难闻,只得屏住呼吸前行。如此走一程拐一弯,拐一弯又走一程,拐了三十六道弯,横跨了“愁人谷”、“愁神谷”、“龙盘谷”、“虎啸谷”等三十六条谷,终于走出“一线天”,来到了摩天峰上“百会顶”,总算见到了光明。
跟随吉祥雀继续前行,经过三十六条溪流,跨过藤拉、木搭、石砌的三十六座小桥,来到了日月长寿山。再看这长寿山,七色的奇石,七色的潺潺流水,漫山的奇花异卉和郁郁葱葱的树木,香气弥漫,沁人心脾。
再行一程,经过“吕仙洞”、“李仙洞”等三十六个神仙洞府,迎面壁立的一块巨大玉石上刻着“阴阳太极岭”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走不多时,一座巍峨的大门楼映入眼帘,蓝砖,黄瓦,朱漆的大门,门楣上镶嵌着“懿德坤仙邑”五个彩色玉雕大字。
“到啦!快来迎接客人!”金银吉祥雀欢快地叫着。
看看天色,大概也就在申时。戴尚书和众将翻身下马,大门开启,迎出来一位白发老翁。
戴才定睛一看,这老翁正是梦中所见的杨洪老前辈,赶紧上前施礼:“老仙翁,打扰您啦。”众将也向杨洪见过礼。
杨洪满面春风,笑着说:“诸位将军不必多礼,请到里边歇息。”
大家一起进到院里,由仙童拴好马匹,收好兵器。杨洪把大家让进客厅,让仙童摆上仙果,斟上仙茶,请大家享用。他告诉大家,神仙食天地精华之气,不食烟火,百日啖一次仙果,三十六日饮一次花露清茶,故而只给大家准备了仙果和茶水,请大家随便享用,不要客气。
茶食己毕,仙童引领八位将军各去客房安歇,只剩杨洪与尚书二人闲聊。俩人越说越投机,越说越热乎,越说越兴奋,彻扯叨(52)了一宿。
旭日初露,霞光映窗,二人起身步出客厅。
在一片鲜花环绕的利亮场儿(53)上,一群年轻貌美的仙子正在踢毽子。毽子的个头比较大,都是用各色长羽毛做的,九只毽子九种颜色。戴才感到稀奇,不由地在几十丈外驻足观看。只见她们摆成一个九宫八卦阵,有在阵中踢的,有在阵外看的。
瞧那毽子踢的,花样儿翻新,目不暇接。正踢,反踢,小腿踢,大腿踢,脚尖踢,脚跟踢,毽子上下翻飞,左旋右转,前后环绕,场上像是开了九朵九色的莲花。突然,中宫的那位把那黄色的大毽子踢向高空,如一道立闪霹雳。紧接着,另八位仙子也同时把毽子踢向空中。毽子升空,如钻天猴般携风呼啸;毽子落地,又恰似流星雨般从太空速降。一霎时,场上像是开了一朵八色八瓣黄蕊的巨大莲花。当毽子快要落下时,仙子们同时来了个前翻仨跟头,用前额将毽子接住。然后,一低头毽子滑落脚上,只听“啪”一声,九只毽子又一起窜向空中。待毽子落下来后,九位仙子又齐刷刷地来了个后翻仨跟头,立稳后来了个朝天蹬,用前脚掌把毽子托住,随即来了个燕剪柳,一换脚“嗖”一声,九只毽子又钻入空中。等毽子降落时,仙子们轻身上纵,飞燕凌空,鹞子翻身,在半空中又把毽子送上了云层。如此三番,巨莲开了三次。
“这是九莲同秀,巨莲盛开·····”杨洪高兴地解说着。
杨洪正说着,忽然九宫毽子阵又变了新花样。只见中宫的仙子将毽子踢向乾宫,乾宫的再踢向坎宫,依次循环,形成了一个九色巨大花环,就像飞速旋转的车轮一样转了起来。也不知转了几圈,忽然又变成了逆转。一圈圈的极速旋转,看得戴才都有些眼晕了。戴才揉了揉眼再看时,九宫阵已呈现出中宫上踢,八卦位对踢的形式。乾对巽,坎对离,艮对坤,震对兑,你踢过来,她踢过去,毽子就像一把把网梭来往穿行,各走各的弧线,谁也不碰谁,各色弧线交织成一张彩色大网,黄色毽子踢上去就像是一条通天的网纲。
杨洪再次解说道:“这是乾坤双轮,天罗地网。她们还要再练一阵子,咱再到别处转转吧。”
戴才感慨道:“想不到神仙也这么早起来锻炼。这踢毽子的技艺真是绝了。”
杨洪又引领戴才沿曲幽仙径,游览了三十六处仙果园和三十六处仙卉园。各处园林葱郁静谧,果香扑鼻,花香四溢,流水潺潺,鸟语阵阵。
戴才再三感谢杨老先辈指点迷津之恩和诚挚款待之情,祈请看看前世生母。杨洪说:“元帅本来就是大孝子,探望生母也是人之常情,你暂且客厅等候,待我前去通禀。”
戴才回到客厅,一边翻着桌上的《道德经》,一边耐心等候。等着等着,只见三位年轻貌美的仙娥,轻盈盈地进了客厅,人人都扎着两个小髽鬏儿,玉面桃腮,身着桃红上衣,绿色罗裙。一位手托金黄鹦鹉,一位手托紫黑八哥,一位手托金银吉祥雀,三只鸟几乎同时说:“小哥好,早上好!”“六哥好,早上好!”
戴才不由自主,欢喜地起身打躬:“大家好,早晨好!”
说话间,三位仙娥回头向他瞅了一眼,托黄鸟的还冲他抿了抿嘴,就穿过客厅到后院去了。
戴才又坐下来,翻着书等候。这时,杨洪手提一只玉匣进了客厅。戴才问杨洪:“老前辈,我久候多时,怎么还不见仙母到来?”
杨洪说:“刚才不是已经来了吗?”
“没有啊。我倒是看见三位年轻仙子穿堂过去了。”
“就是那三位,······”
“那三位之中谁是我的仙母?”戴才亟不可待的抢着问。
“手托金银吉祥雀的懿德坤仙老寿星就是。”
“那二位是谁?”
杨洪说:“手托紫黑色八哥的那位,是九天仙子八节仙姑杨八姐。手托金黄色鹦鹉的那位,是九天仙子九莲仙姑杨九妹。怎么,你一位也没认出来?”
戴才说:“见是三位年轻仙子,哪好意思瞅人家,根本没看清谁对谁。我当是仙母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谁知竟是这般打扮,这么年轻,象个大姑娘。”
杨洪接过话茬说:“你哪里知道,懿德坤仙老寿星,是100年换一次牙,每换一次牙就年轻81岁。自从得道以来,到如今已经换了七次牙了。这不,还托我给你带些留个念想儿。并特意让我告诉你,做神仙的都一无所有,别无长物,只有这个是自己的。”说着,杨洪把那玉匣放在桌上,打开给戴才看。
只见一颗颗洁白的银牙, 满满一匣子。戴才心想,仙家之物件件神奇,个个是宝,这又是仙母所仅有的心爱之物,我岂能都拿走,只带几颗留作纪念,永不忘仙母恩德罢了。就随手抓了一把,数数是七颗,用手绢包好,揣进怀里。然后,央求杨洪再行个方便,让他再看一回仙母。
杨洪说:“万万不可,前世因缘已了。今世你乃肉身凡体,人神两界,再看会惊动神灵,两下里神伤,此乃仙家大忌。再说,虽然你没有认出来,但是你已经面会过两次了,刚才在九宫阵里中宫踢黄毽子的那位也是她老人家。事不过三,绝对不能再见了。”
戴才本想见着仙母献上礼物,当面叩头谢恩。谁知杨洪竟不应允,就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银、玉、翠等饰物,递给杨洪说:“请老前辈代劳,呈于仙母留作纪念。”
杨洪连连摆手说:“不可,不可,万万不可。仙家贵神不贵物,视世间万物如粪土,视神气如黄金,收了这等物件岂不玷污了神明?你的一片孝敬之心贵于万金,神明已知,老寿星也已神会,快快收起来吧。像你这等仁德良善,定会荫及后昆。至孝至忠又不贪,七颗寿牙七辈官,这也都是气数和缘分啊!”
戴才见杨洪坚辞不收,便又收起了饰物。心里又思慕,又顾惜,又遗憾,又激动,象打了五味瓶,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于是就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念叨:“仙母神灵在上,孩儿叩谢前世养育之恩!”啪!啪!啪!三个响头。“懿德坤仙老寿星神灵在上,大明兵部尚书戴才叩谢关怀之情!”啪!啪!啪!
“懿德坤仙老寿星神灵在上,大明兵部尚书戴才叩谢关怀之情!”啪!啪!啪!磕了更重的三个响头。站起来,又跪下:“谢谢老前辈!谢谢老仙翁”啪!啪!啪!又给杨洪磕了三个响头。
杨洪赶紧去拉:“哎呀!我的小六哥,我的大元帅呀,我等早已跳出三界之外,本不该管世间尘事。只是被你除恶扬善,戡乱扶正的忠孝良善之心所感动,欲弃不忍,欲罢不能啊!小恶不为,小善不弃,助善安良,本是神仙当为之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松。
戴才满心惦记着退兵大事,就问杨洪:“此次,我是专为求借援兵而来……”
不等戴才说完,杨洪截住他的话说:“援兵早就在太极岭金刻玉碑旁等着你啦。我也不再留你,赶紧快去吧。”
戴才与杨洪老仙翁手拉着手,一起步出“懿德坤仙邑”大门。
“上马!”
一声令下,戴才与八员战将一齐上马,依依惜别老仙翁,直奔阴阳太极岭而去。
注:(51)撒搭,方言,即寻找、搜寻,义同踅摸。
(52)扯叨,方言,即唠嗑、拉话,也说叨扯。
(53)利亮场儿,方言,即空旷场地,也叫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