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凝岁月 书香贺新篇
——写在侯训惠《岁月如歌》新书发布之际
亓玉玲
尊敬的陈校长、侯会长、吴研会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在侯训惠会长的《岁月如歌》新书发布会上发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本书的诞生,背后必然是作者无数的心血与付出,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侯会长《岁月如歌》这本饱含深情与故事的书籍与大家见面。
在文学的长河里,总有一些人以笔墨为舟,在时光中默默航行——那些终身与文字相伴的人,早已用书写为自己的生命刻下了清晰的坐标。他们中,有人将日常所思集结成篇,让更多人看见岁月的肌理;而更珍贵的是,日复一日的笔耕让他们活得愈发通透敞亮,内心如明镜般照见生活的本真。就
如我们在坐的各位,哪一位不是勤奋的笔耕者?还有我们熟知的自牧、张炜、赵德发……等等,以及无数我们叫不上名字却同样坚守书写的同路人,他们用坚持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习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用文字梳理生活的褶皱,那份沉淀下来的清醒与坦诚,本身就是最动人的生命答卷。
今天的主人公侯训惠会长正是这样一位与文字相伴终身的行者。我和他是莱芜师范的同级同学,多年的同窗情谊让我对他有着比较多的了解。退休后,我们在吴伯箫研究会共事的这些岁月,为了研究会的各项活动一起耕耘,生活中的交流也就相对多了一些。这份相处让我深深感受到他对文字的虔诚——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多年来坚持记录生活,如今手中还有47万字的日记等待整理成册,这份坚守正是他文字生命力的最好注脚。
在《岁月如歌》这本书中,收入过我的一篇文章《单车辙印,岁月心痕》,那是我品读侯会长《我和父亲的自行车》后的感悟。从这一篇文章,便能看出他文字的感染力:他总能用细腻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点滴故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些温暖与感动。
其实,对于《岁月如歌》这本书,我可以说是除了作者、编辑以及印务以外的一个全程见证者。在本书成品过程中,我多次参与讨论,每一个篇章、每一段文字,都经过了所有参与人员反复的打磨与斟酌。书中《人生散记》《岁月留痕》《杏坛情韵》《箫韵悠长》《族谱牒新》等目录分类,先是由我提出初步意见,随后又与侯会长、期鹏、吴云、田庆新共同商议敲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侯会长为了这本书,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对文字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入到了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
这本书是侯会长人生岁月的沉淀,它以散文的形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真情实感:他时而讲述家庭的温暖,时而回忆求学的时光,时而记录工作的点滴,又或者抒发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些故事,不仅是侯会长个人的经历,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一些共鸣,同时感受生活的美好与不易。
今天,当侯会长带着他的《岁月如歌》站在这里,我们丝毫不会感到意外。这份笔墨的绽放,不过是一位长期与文字同行者的自然收获——是岁月对坚持的馈赠,更是通透灵魂的必然回响。而想到那47万字的日记正等待着与我们见面,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期待着他的第二本、第三本书能尽快付梓,让我们继续品读他笔下的岁月长卷。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侯会长用他的笔,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岁月之歌,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字的盛宴。相信《岁月如歌》这本书,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陪伴着每一位读者,成为大家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最后,祝愿《岁月如歌》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也祝愿侯训惠会长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继续绽放光彩,让更多沉淀于心的文字早日与我们相见!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