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鸦眼睛草
路边
上班路上看到绿化员在拔除花台里的杂草,一颗硕大的老鵶眼睛草也在其中,这使我想起过去村童与它的一些故事来。
老鸦眼睛草是一种爬藤草本植物,因它如铜钱大叶子是两头尖腰圆形的,有点像鸦雕的眼睛,所以得了这么个极形象的名字。它的叶子一般先呈品字形三张长出,随着下端叶梗的伸长,顶叶下会再探出一对来,这样便是五张。与叶梗相对的是爬藤,爬藤牢牢地攀住物体,譬如石堆、草垛或其它植物,以作进一步发展的桥头堡。叶梗与爬藤中间是新生的下一节主杆,独自生发开去,到了节眼上,将再长出叶梗和爬藤来,生命就在这种循环中成长。
老鸦眼睛草一般生长在河边、村头或乱石岗处,三三两两,一丛一簇,并不连野成片。大约它们深知成片后,便会互相攀爬,互相挤压,到头来只能是互相躏蹂,互相伤害,以致族群不振。春暖夏熏中,它们对处境没多少奢求和埋怨,总是随遇而安,总是适时适地不懈努力,并充分发挥爬藤的优势,于是昂首的身躯便会享受着足够的阳光和雨露。
老鸦眼睛草没有什么艳丽的花朵可供观赏,也没有什么甘甜的果肉可供食用,就是小时候樵猪草羊草兔草,也不是我们追逐的对象。记忆中的老鸦眼睛草名字频频出现在人们口中,是因为它与一种叫做癞痢的疾病有关。过去卫生条件差,许多人家还住着茅草屋,加之村童多喜欢与猫狗等追逐嬉戏,这给造成癞痢的浅部病原真菌繁殖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癞痢也叫头廯,生廯的人不一定都会皮肤糜烂,这与个人机体的抵抗力有关。鹅掌风烂脚丫类廯属于劳作的成年人病,癞痢便几乎是抵抗力差的少儿专利了。过去,特别是农村地区,一旦发现孩子有头皮瘙痒红肿甚至溃烂时,不是马上想着去医院,而是马上起身去采些老鸦眼睛草来。这一方面反映人们的就医意识差,究其主因还是医疗不普及所致,直至毛主席发起赤脚医生运动才有所好转。
发现癞痢一般先用碱水洗一遍头部,然后将老鸦眼睛草捣烂取汁搽患处,有溃烂的,再将草叶拍柔敷贴,以阻止蚊叮蝇爬再传播。这样勤洗勤换,一般都会好起来。也有严重的,要加九一丹等呼脓拔毒药敷贴,最后好是好了,但溃烂处生茄结魇,永不生发,留下了所谓的癞痢疤,确实很难看。也从此落下了被人嘲笑的把柄,就是自己也觉得在小伙伴面前低人一等似的。癞痢的负面效应还会使患童在长大了娶妻嫁汉时身价大打折扣,甚至他们的儿女出生后,依然会成为村童们取笑的对象。譬如我的一位同学,就老是被人唱着山歌来讥笑:癞痢癞晃,摇船直晃。尽管他患过癞痢的父亲并不撑船,只是在汤渡的窑场上做陶瓮而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都住进了楼房甚至别墅,医疗保障也不是同日而语。头廯基本绝迹,“癞痢”一语也成为历史名词。今天的孩子们再也认不得老鸦眼睛草了,这几乎是老鸦眼睛草的悲哀,却是我们时代的大幸。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红塔记忆》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