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黑斑现临安
南宋乾道三年,临安城盛夏。
蝉鸣撕扯着闷热的空气,西湖水面上浮着一层病恹恹的雾气。卖酸梅汤的老汉突然栽倒在青石板上,粗陶碗碎成三瓣,暗红色的汁液顺着砖缝流淌,像一道未干的血迹。
"又倒一个!"街边绸缎庄的伙计捂着口鼻往后缩,"这都第七个了......"
济公摇着破蒲扇蹲下身,扇面上"见佛斩佛"四个大字盖在老汉发紫的脸上。他撩开老汉的衣领,三枚铜钱大小的黑斑正在锁骨处蠕动,仿佛有活物在皮肤下游走。
"师父,这黑斑瘟......"小沙弥躲在三步外,僧袍袖口沾着刚熬好的药汁。
破蒲扇"啪"地敲在小光头:"瘟什么瘟,去把老槐树第三根岔枝上挂的葫芦取来。"济公边说边抠脚,指甲缝里的黑泥弹在老汉眉心,那团黑斑突然剧烈抽搐起来。
临安府衙的鸣冤鼓在此时响起,鼓点里混着女人凄厉的哭嚎。济公抬头望去,城北方向升起一缕青烟——那是义庄的位置。
---
第二章 佛火焚孽
义庄院里摆着七具盖白布的尸首,最小的那个身形不过三尺。穿绛紫道袍的玄明法师正在泼洒"圣水",铜盆里的液体泛着诡异的绿色。
"此乃天罚!"玄明甩动麈尾,银丝划过跪拜的百姓头顶,"黑斑入肉三日,必溃烂见骨。唯有以三昧真火净化,才能......"
"才能让你多骗几两银子?"济公踩着草鞋挤进人群,腰间酒葫芦"咚"地撞翻铜盆。绿色液体溅在青砖上,顿时蚀出几个小洞。
玄明脸色骤变,麈尾突然暴长三尺,银丝如针般刺向济公咽喉。破蒲扇轻轻一挡,"嗤"地冒起白烟,扇面上顿时多了十几个针眼。
"用毒蜂尾针炼制的法器?"济公抠着耳朵笑,"难怪要烧尸体——怕人发现心口那根蜂针吧?"
人群哗然。有个披麻戴孝的青年突然掀开草席,死者心窝处果然插着半截银针。玄明袖中飞出三道黄符,落地化作三只碧眼黑猫,叼起钱箱就要窜上房梁。
济公吐出嘴里的鸡骨头,正中为首黑猫的尾巴。那猫惨叫一声现出原形,竟是只拖着火药引线的黄鼠狼。另外两只慌不择路,撞翻了正在熬煮的"圣药",大锅里浮起层层虫尸。
---
第三章 葫芦藏天机
深夜的破庙里,济公对着月光晃动葫芦。葫芦肚里沉着七颗黑水珠,每颗内部都有细丝游动,像困着无数条黑色小蛇。
"不是瘟疫。"济公挠着后背结痂的伤口,"是百年以上的尸毒混了蛊。"
小沙弥举着《千金方》的手在发抖:"太医署说会传染......"
"传染个屁!"济公突然把葫芦砸向佛像,黑水珠在佛掌上炸开,竟凝成"杜仲平"三个字。佛像金漆突然大片剥落,露出里面漆黑的腐木。
远处传来更夫嘶哑的喊声:"三更天,小心火烛——"尾音诡异地拖长,像被人掐住了脖子。济公抄起酒葫芦冲出门,只见打更的老王头僵立在街心,后颈上趴着个巴掌大的黑斑,正随着脉搏一张一缩。
蒲扇"唰"地展开,扇骨里暗藏的十二枚铜钱组成小型八卦阵。黑斑突然裂开条缝,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复眼。济公一口酒喷在扇面,火焰掠过复眼的瞬间,整条街的狗同时狂吠起来。
城南方向,宰相府的朱漆大门无声开启,一顶没有轿夫的青布小轿飘向夜色深处。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