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化杯”全国第三届文学艺术大赛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5年8月1日--9月26日
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作者简介:张红兵,笔名:浩然,艺名:大千,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作家,中国当代校园文学委员会发展部常务副主任,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苏教博览栏目主编、记者,曾撰写《土山传奇》、《桥码儿》、《糁儿粥》、《大肚儿河工》、《窑功》、《雕功》、《幻境》、《意境》、《情境》、《悟境》,曾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文艺家杂志、《中国乡土文学》杂志、《冰心文学》杂志《中国乡村》杂志、《发现》杂志以及大型网络媒体发表文章。
曾获得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奖,冰心文学一等奖,茅盾文学一等奖,青年文学家特别贡献牡丹奖,文心雕龙文学大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作家创作一等奖,光明文学创作一等奖,中国散文创作大赛一等奖。

公孙树的沧桑岁月
(纪实文学)
文/张红兵
银杏俗称白果、又名公孙树,最早出现在三四亿年前,是非常古老的树种。
后来,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灭绝了,惟有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地保存下来。
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杏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市树。姜堰区城区内银杏古树数量居多,干年以上的古银杏在大伦镇土山村就有两棵1700多年以上,一公一母,当地人称为夫妻树。
银杏也是泰州的市树,大伦还被称为银杏之乡,除了一些古银杏树外,大伦人还大量种植银杏树,银杏成了重要的收入来源。
土山村位于大伦镇东北角,与海安县李庄乡隔河相望,因村中有土山而得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土山原为自然村落名,后演化为行政村名,解放后,曾一度设土山乡,所辖区域东至曲塘尤庄,西至拜官庄,南至骷髅仓,北至昌桥。后因疏浚东姜黄河,进行区划调整,以河为界,将河东原属土山乡的地方划归海安县。
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土山村设有12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374亩,总人口1634人。
土山,有南山、北山之分(也称山上、山下),南山为古时土山最高处,然后向北延伸,于山下平缓处又略有隆起,即为北山。
现有两株1700多年的银杏树,当地人称夫妻银杏树。一是武庙古银杏树,在南山,又称土山南银杏树,(雄性,树身要10多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是文庙古银杏,在北山,又称土山北银杏树,(雌性)。两树相距100多米,相隔无语,长相厮守1700多年,可谓天下无双。
抗日战争中,雄树被燃烧弹炸伤,命悬一线,雌树被日本鬼子锯去18根枝杈和两根直径80厘米粗的旗杆(老树根下派生的树)。现雄树疤痕累累,树根裸露,雌树也是伤疤处处,痕痕大的直径有70厘米。
今天,两树依然存活,据林业专家鉴定,两株古银杏树树龄均在1700多年左右,雄树高16.5米,胸径2.45米,树冠东西27.8米,南北27.6米,雌树树高15.9米,胸径1.9米,树冠东西27米,南北26米。
由于雄树位于土山上首,雌树位于土山下风口,每至春季,雄树扬花,雌树授粉,生机盎然。收获季节,雌树硕果累累,甚为壮观,结的果子味道鲜美,生吃慢嚼甚是甘甜可口。
春天,银杏树枝头嫩绿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夏天,日照充足,叶子长成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在酷暑难耐时,坐在古银杏树下看书,一阵风吹过,千万只小扇子为我扇风,那份凉意,那份舒畅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里一般。
秋天,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
冬天,古银杏树落光了叶子,等待着严冬的来临。它似乎更苍老了,却仍然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顽强地挺立着。
银杏树也开花,但很小,常常被人忽略了。它开的花是白里带点淡黄色的。小花结出的果子,却是人们喜欢的。银杏树的果子,像一只只小橄榄球,乳白色的壳子里面躺着一个淡绿色的胖胖的果仁,非常好吃,还带有一点微微的苦味。当地百姓常常用微波炉烤着吃,只需小火一分钟,就听到微波炉里传出叭叭的声响,不一会儿,果壳裂开了,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我喜欢古银杏树,还因为它是我们的市树,姜堰大伦有银杏之乡之称,大伦镇的路道两旁有是一些成排立着的银杏树,它们已成为乡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人们展示着大伦的古老底蕴。
据传,这两棵古银杏树皆是史宗亲植。
史宗,据《增修诗话总龟》、《释氏蒙求》、《高僧传》等史料记载,这位东晋时期的道人,在土山开设道场,平时喜着麻衣,隐居土山修心学道,并植下两株银杏树,一日,史宗功成果圆,白日飞升而去。后来土山夫妻古银杏树,也成为史宗的化身,领受着一方百姓虔诚的香火。
秋菊
文/张红兵
严霜锁地寂无痕
夜夜风华谁与论
新月如眉期旧圃
秋深似海掩重门
绝尘罗袜云烟动
滴露疏篱蝶梦昏
明日终当成一病
清樽依石伴花魂
端午
文/张红兵
为国屈原竟殉身
汨罗江里存英魂
孩童端午香囊佩
长者前庭黄酒醇
天中最喜五黄食
农历初夏粽叶新
船上鼓声响彻耳
龙舟争渡水波粼
一江春水·端午
文/张红兵
门前艾草新夏挂,
欢乐时无话。
雄黄酒后保平安,
美好祝福思念话屈原。
忠心耿耿长江祭,
群众民间泣。
边食粽又忆而忧,
泪向汨罗流水痛悲流。
少年游·芒种
文/张红兵
梅林烟树雷而惊,
破浪乘风晴。
衰阳谷柳,
几经风霜,
芒种热知情。
农民割草怕麦老,
离丝广兰生,
栀子花香,
沉沉深夜,
几门燕时鸣。
破阵子·芒种
文/张红兵
小麦收割稻,
草新碧绿樟芳。
石榴火燃丛片落,
芒种匆匆急促忙,
池塘雾淡凉。
杏果纷纷嬉戏,
玉兰花白冰霜。
栀子雪如香阵阵,
柳细捶园长已扬,
蜂蝶染破阳。

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
隆重征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信息化时代,出书的组织和个人多如牛毛。资深文友都知道,这里面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是引航级的存在!30年来数千家同行生生灭灭,但燕京集团历久弥坚,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其编撰、推广的超百部文学艺术典籍,长江后浪推前浪,造就一个个文化丰碑!
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蛇年巨献《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艺术名家传》隆重推出。欢迎有识之士尽快投稿!!
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散文诗、书画、歌词等。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