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看人道和天道
作者/刘斌
经典人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
本句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构成重要的修身命题。
强调要有“知人"与"自知"的智慧,
也要认识到:“自胜"的内在超越才是强者的基本标准。
胜字在此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克制之意,即克己之短;
第二是超出之意,即超己之长。
意为"能够战胜自身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所以战胜自我比战胜他人更具难度与价值。
生活实践
王阳明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注解该命题,也揭示了道德自律的深层困境。
改教家马丁路德说:“比起教皇和红衣主教来说,我更惧怕自己的内心,因为那个“大教皇”本人一直都存在着。”可见能强调自我约束是何等重要。
战胜自己体现为克制欲望、突破人性本能(趋乐避苦、趋易避难)的自律实践。
曾国藩通过折断烟袋发誓戒烟,展现出自我战胜的具体路径就是自我突破。
越王勾践透过卧薪尝胆,才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
无肢体的澳大利亚青年尼克.胡哲在艰难环境中突破自己,创立了没有四肢的生命组织,成为全球励志演讲家,帮助数万人走出阴霾。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历代的伟人都是因着苦难的环境得到造就,至高的圣者也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所以对抗人体本能中的惰性基因,突破舒适区的意志训练,选择"困难模式"实现螺旋式成长,应成为训练青少年(被“后现代主义”深刻熏陶的一代)的最佳模式。
感悟天道:
参加比赛的选手都事事自制,以求赢得桂冠,但这桂冠终必朽坏,我们要赢得的却是永不朽坏的桂冠。 因此,我奔跑不是漫无目标,我击拳不是打空气。 我制服己身,掌控自己,免得我传大道给别人,自己却被淘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