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江南秘境天井村
图文:海 乐
朗诵:孔祥会

山水间的生命长卷
六月的风带着梅雨洗过的清润,掠过鳌江入海口的粼粼波光,泛着水汽翻越浙闽交界的山脊时,鳌江作协的采风车队正穿行在云雾里。车窗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远处的山峦像被水墨晕染过,只露出模糊的轮廓。这座藏在海拔八百米山坳里的浙闽交界处的古村落——天井村,像被时光遗忘的琥珀,将最原始的自然生态封存其中,等着我们用目光轻轻剖开。

说起天井村的名字,或许藏着更壮阔的深意。走进一看,村子三面环山,一面开口,像老天爷亲手凿出的石臼,水雾漫进来时,整座村子便浮在白茫茫的云海间,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上之井”。天井村的魂,是水做的。它以雾的形态缠绕山峦,以露的姿态亲吻草叶,以泉的模样从石缝中奔涌,最终汇成溪流,在山谷间画出银色的曲线。我们循着水声往村子里走,水在村子里无处不在。它顺着山泉从山上引来,流过家家户户的门槛,带走生活的尘埃;它钻进了老屋的墙缝,在夯土墙上画出深浅不一的水痕,像天然的水墨画。

大山深处有人家
古老的村庄透着几百年的光阴,身上刻满了故事。沿着青石板路往村里走,才发现所谓“人家”,是与山岩、林木、溪流共生的乡民。这里的乡民穿着朴素大方,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移民甚少。或许是偏居一隅的缘故,村民多会讲多种方言,且因离福建十分临近,有些风俗也颇为相似。村里的老人说,这些年多亏党的政策好,现在村村通了公路,出去采买方便了,进来的人也比前些年多了不少。村里来了许多年轻人,把好的思路带进来,发展乡村振兴事业,让我们这些在山里住了一辈子的老人也有了新的盼头和希望。村里开办了民宿、共享农庄,举办了旅游文化节,还引进了新的技术和农耕文化,拓展了发展思路。尤其每年村里举办文化旅游节的时候,人群络绎不绝,也给村民带来了收益。乡风淳朴、生态良好的天井村,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天井有戏·文化旅游节
那一日,恰逢村里举办“天井有戏”民族文化旅游节,平日里宁静的古村忽然热闹起来。映入眼帘的有许多摊位,摆放着“黄金酒”“神仙豆腐”“莒溪十八干农品”等特色美食。好客的村民见我们采风团一行人走来,一定要大家品尝这里的特色风味小吃“神仙豆腐”。这名字听着就很传奇,我不由得上前一步到摊位前细看,只见一碗刚盛好的“神仙豆腐”呈青苔色,上面撒着白糖。尝一口,口感细腻嫩滑、清凉爽口,带有淡淡的草木清香,还略微有点苦涩,风味十分独特。

一路上走着,眼见戏台搭在文化礼堂的空地上,几位穿戏服的演员正徒步走向表演场地。锣鼓声响起时,一群穿着色彩艳丽民族服装的小姐姐们正准备走向田园表演,周围还有背着背篓的、挑着扁担的乡民,以及举着相机的游客……在隐墅共享农庄发布会现场,我们与创始人共谈“隐墅模式”的创办理念并签名留念。我和同行的文友还在“文化长廊”前合影留念。

溪畔的人间烟火
其实刚走进村子的时候,就听见哗哗的水声从石缝里钻出来,像谁藏在暗处拨弄琴弦。再走近些,水流忽然变得湍急,冲击着岩石发出轰鸣,水花溅在竹叶上,又顺着叶片滚落,在地面汇成细密的水网。

这里保留着原生态的石桥和溪涧流泉,站在石桥中央,仿佛忘却了人间。“世俗已在三界外,人间难得几回寻?”在这里,浮躁的心渐渐沉静,不妨暂时放空自己,只愿做一名“山野隐士”,听着溪音潺潺,应和泉水叮咚,不问来处与归处!真好!
村口的妇人在溪岸边洗衣,嬉闹的孩童在山地上追逐打闹,再看看那山、那水、那青烟……

尽管正值雨季,今年的“百家宴”仍如期举行,场面着实壮观。偌大的空地上搭建起了一百多桌宴席的帐篷,声势浩荡的后厨忙得不亦乐乎!远方的乡邻纷纷赶来,共享这份热闹。席间,雨势越发大了,同桌的文友谈起了雨的话题,以及山里边那透着荧光的“蜘蛛网”——在诗人和写作者的笔下,它们又会呈现出怎样别样的“色彩”呢?
细密的雨丝斜斜地织着,把村子裹进更浓的绿意里。一行人望着云雾从山谷里漫上来,吞掉了近处的屋顶,又漫过远处的山尖。

雾锁天井:一场浙闽边界的云间漫游
离开天井村时,雾正往车窗上贴。一缕缕白色的云絮贴着车窗飞过,赫然发现车子已行驶在云海之上——下方是白茫茫的云涛,远处的山峰露出尖尖的顶,像浮在海上的岛屿。

最奇妙的是穿过云雾的瞬间。车子钻进浓雾时,四周白茫茫一片,只能听见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仿佛行驶在混沌未开的天地间;转过一道弯,雾气突然散开,整面车窗顿时被泼上浓墨重彩:墨绿色的山峦层层叠叠,山谷里的云海翻涌不息。我举着相机不停按快门,镜头里的云海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像凝固的浪花,而我们的车队,就像航行在云海里的船。山路渐渐陡峭,车子开始频繁转弯。

回到鳌江的傍晚,我泡了杯恬淡的绿茶。水汽在玻璃杯里升腾,恍惚间又看见那片云雾,听见村头妇人捣衣的声响……忽然明白,有些地方是走不出去的,它们会变成雾,变成茶,变成你心里的一点潮润,在某个起雾的清晨,悄悄漫上来,让你想起那座藏在云里的村子,和那些在雾里分不清是浙是闽的时光。

【作者简介】海乐:原名李建,女,八〇后,浙江平阳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平阳县作协副主席,图书策划编辑。著有诗文集《消逝的流星》和诗集《镜与花——海乐散文诗选》。主要创作以诗歌、散文为主;作品入选《华雅——中外诗文精选集·2023》《第二届(2016-2017)华语女子诗歌大展作品选集》等多种刊物和重要选本。2019年4月参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组办的第二期中青年作家专题培训班学习(江苏无锡学员)。《镜与花——海乐散文诗选》于2019年4月获得首届平阳县“言志楼文艺奖”等。

【朗诵简介】孔祥会,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喜欢朗诵,愿用我的声音带给您的快乐。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