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满西边的苍穹。7月21日下午6时,我怀揣着毛泽东文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和自己的散文新作来到省城长沙,到毛泽东文学院“深造”。
在岳麓大道186号毛泽东文学院公交车站点牌上,“人才给长沙惊喜,长沙给人才机会”的指示标牌格外醒目。
长沙,可是毛泽东主席的求学之地,今天,我也和无数追梦者一样在流火七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抵达心中高雅的文学殿堂。这,还得感恩岳阳市作协主席团为推动我市文学创作收获更多成果,举办的“毛泽东文学院岳阳作家专修班暨改稿班”,破格录取了我。让我这个做了一辈子文学梦的“文学小草”在花甲之年终于圆梦,获得了向往已久的学习机会!走进这座令无数中外文人学者高山仰止的文学殿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浮想联翩,彻夜难眠。
这一天,我等得太久了!开班仪式在舒文治主席的宣布声中如期举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起,在这自豪与幸运的高光时刻,我不禁热泪盈眶。睁眼一看,54个“朝圣者”中中青年作者占据多数,甚至还有零零后作者,他们都是来自社会各界、各条战线的佼佼者,自己从青春年少到青丝染霜,一生都在文学的长河里摸索前行,艰难跋涉。今天,我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课堂上,《芙蓉》《中国作家》《湖南文学》《山花》《特区文学》《湘江文艺》的资深总编和毛泽东文学院院长分别就AI时代的阅读与写作,非虚构与当代主流文学的边界,信任的缺失与建立,细节与纵深,网络时代的散文创作,虚构的世界——小说创作的题材与主题,形象与典型;人与天地、宇宙,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作了深入剖析。
陈新文、汪雪涛、沈念、李寂荡、谢宗玉、朱铁军、曹志辉等老师纷纷走上讲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贵立意”、“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让我温故知新。文学的真实是事实之上的真实、经验之上的真实;什么年代用什么语言才能相匹配;好的文字是有呼吸、有张力的;作者要把准时代脉搏,注重细节真实;而好的文字正是细节的“衣裳”。文学创作不应走国道,应走乡村道。
老师们用高深的文学理论和自己的创作实践启发式指导我们,敏锐地捕捉乡村故事,作出中国式表达。“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如饥似渴地听着并作着笔记,这何止是文字的集结,分明是一场经典的洗礼、文学的盛宴!我觉得自己应从文字的“点横竖撇捺”学起,以此作为文字的重新启蒙。每堂课上,都有我的“忘年交同学”就题材的选择、写作的困惑、怎样用文学语言语境表达政法等方面的主题向老师提问,老师们便深入浅出讲解并一一作答,除每堂课上的作品点评外,市作协副主席潘绍东、丘脊梁、葛取兵、方欣来、叶菊如、刘创分别就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结合作者的稿件作了一整天的指导、讲评和修改。文章好在哪里,缺陷在哪里,哪里是点睛之笔,应怎样学习提高,老师们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和同学们在文字的褶皱里寻找共鸣。葛取兵副主席在点评我的散文新作《算盘记》时指出,文学语言要有情感、有温度、有色彩、有气息、有味道、有形态,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还原一个世界。夸赞我的文字清丽凝炼,情感真挚细腻,画面感极强。他还鼓励我写笔、墨、纸、砚等老物件系列,“作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让我看到了文学创作中的丝丝光亮。课余,老师和同学们都用“岳阳普通话”交流、分析、探讨,将老师今天所讲的内容融汇贯通。同学们都非常自谦,彼此之间也非常敬重。
那个在大报当过多年主编的周钟声老师、还有老新闻工作者宋北丽老师、湘阴女作家蒋慕平老师文学创作都成绩斐然,但仍和我们打得“火热”。餐厅里,同学们因“都好这一口”,将“毛院”的湘菜美食定为湖湘文化的烟火气。傍晚时分,地上热得象蒸笼,但挡阻不住我们围着写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白墙黛瓦、古朴典雅的“毛院”建筑群转圈、慢跑、散步,碰到下雨被淋得雨水汗水顺着脸颊流,还个个都乐开了花。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嘿!我们寝室可有四个女人,“戏”中还加了一个八零后“旦角”,她们三个都很优秀,因共同的性趣爱好,我们每天穿着“梦的霓裳”,“每晚做着相同的文学梦”,老了,还“相逢恨晚”,几天时间很快就成了情同手足的亲姊妹。
我们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京戏和相声中的“手眼身法步”、“学说逗唱演”,十八般武艺四个女人轮番上,如果不是担心影响第二天听课,每晚“疯”到半夜还意犹未尽。 不过,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北京文学》主编师力斌老师《文字贵在简炼,汉语写作要有诗意》的讲座将学习活动推向高潮。师老师是杜甫诗歌研究专家,他说,语言是一个作家的“通行证”,所有的文艺形式应将“诗意”贯穿始终。诗意是写作的灵魂和“天花板”。他从《诗经》的四言体、汉魏的五言体、唐宋的七言体说起,引经据典,并说每个字都是荣誉,都是“脸面”。在讲解平江作家赵光的《乡村草木散记》时,师老师将字、词、句、语法、修辞到标点都“关注”得特别到位,表扬作者动词用得恰到好处。“文学是不讲‘道理’的”,如“万里长城遍布大江南北”,“凯旋归来”、“打扫卫生”、“恢复健康”等约定俗成的“高级重复”他讲得津津乐道,同学们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不知不觉到了下午5:40分,大家还一致要求延长听课时间,师老师一直讲到6:30分,还缠着他问这问那…… 舒主席只好通知食堂推迟开餐时间。
怎样才能写出题材新、标题奇、文字美、意象妙、情感真、人物活的作品,他说,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的“溅”字,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将三个不同的诗歌意象放在一起,就象“汉字跑马”、“修辞跨界”、“空间移动”、“画面变化”样特别美,特别感人。“杜甫汉字帝国的辉煌与永固,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臣服。”老师们精彩绝伦的讲解,不仅让我茅塞顿开,每堂课都受益匪浅,还将这些“豪言壮语”记了一本子!我仿佛沉浸于各位老师的讲解中回味无穷不能自拔,恨不得将刹那间的顿悟锻造成直抵灵魂的永恒诗章……快乐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七天时间转瞬即逝。联欢晚会上,同学们放松心情,放飞梦想,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面对一群在文学土壤里辛勤耕耘的“梦想天使”,我虽然怯场,但还是用“岳阳普通话”完整背诵了王勃的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借用潘绍东老师和曹志辉老师的智慧,文学是永恒的心灵日记,写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我将把足以滋润我余生的文学湘军的“黄埔军校”——毛泽东文学院作家专修班作为我文学的新起点,让阅读与写作成为自己的崇高信仰,在日常中写非常、在冗长中写穿越,以有限篇幅传达对这个伟大时代的无限崇敬。奋力抒写人生暮年的壮美篇章!暮色,原来如此辽阔……(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