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宋皇城根下的书香遇见宋代瓦舍的烟火气,当童言稚语在专业点拨下绽放光彩,一场名为“童趣瓦舍:跟晓炜叔叔学讲故事”的奇妙故事会,于7月27日在南星·有意思书房温情落幕!小朋友们化身“南宋小书童”,在“中国好故事”奖获得者、《山海经》杂志社副社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晓炜叔叔”的潘晓炜老师引领下,共同经历了一场听故事、学方法、勇表达、传文化的沉浸式书香之旅。

瓦舍初叩:“小书童”的穿越印记
活动未始,趣味已生!书房入口处,一块创意的签到板吸引了大小朋友们的注意。孩子们拿起印章,一枚枚可爱“宋伢儿”的印迹落下,仿佛穿越时空的符信——这一刻,现代萌娃化身南宋小书童,一场穿越千年的故事奇旅,就此启程。



书海缘起:从童年故事到一座桥的灵魂
活动在晓炜叔叔真诚的分享中拉开序幕。他讲述了自己童年如何沉醉书海,与故事结下不解之缘的经历,瞬间拉近了与大小朋友的距离。这份对故事热爱的初心,正是他未来创作和讲述道路上的起点。
紧接着,他揭开了新书《科同桥头讲故事》的神秘面纱。书名灵感源自创作地——科同村。晓炜叔叔分享道,为了让这座桥拥有独特的“灵魂”,他专门创作了一个关于科同村“箍桶匠”的有趣故事!在晓炜叔叔的娓娓道来中,一个普通的地名,因为一个用心编织的故事,变得鲜活而充满传奇色彩。他以此生动诠释:故事,拥有让平凡焕发光芒的魔力。


活动的尾声,晓炜叔叔向南星·有意思书房赠送了新书《科同桥头讲故事》。这个简单而庄重的赠书仪式,也标志着这本书正式进入了书房的公共藏书体系,向所有市民读者开放借阅。未来每一位踏入书房的读者,都能在书架上邂逅这本书,走进晓炜叔叔用文字编织的故事世界,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情。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热闹的亲子沙龙,也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探索。我们见证了故事如何为在地文化赋魂,如何促进亲子共同成长,感受到亲情在书香的浸润与故事的共鸣中得到了滋养与升华,也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

文章来源:有意思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