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分身劫
破庙残垣间,雨滴在青钢剑上溅起细碎水花。
赵无咎的剑尖微微发颤,指着锦衣公子:"你刚才...叫他什么?"
"父亲大人啊。"赵无尘眼角泪痣泛着诡异红光,手中八角铜镜照向济公,"三十年前,降龙罗汉为证菩提大道,将恶念斩出体外——"镜面浮现年轻僧人在雷音寺密室施展分魂术的画面,"却不知恶念也会生根发芽。"
济公的破扇子"啪"地合拢。他盯着镜中那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年轻僧人,左眼流金泪,右眼淌黑血:"所以你们..."
"我们是你不要的脏东西。"赵无尘突然撕开锦衣,胸口赫然是倒生的火莲烙印,"七个分身,七种恶念。"他指尖划过赵无咎额间金莲,"除了这个叛徒。"
青儿突然按住心口铜镜。镜面不知何时已映出她幼时模样——正站在雷音寺莲池边,而年轻僧人(济公)将朵金莲按入她眉心。
"原来我才是..."她踉跄后退,掌心第八道金纹悄然成形。
---
第二十六章·青灯忆
古寺地宫的青灯无风自动。
青儿循着梦中记忆找到这里时,灯芯突然爆出火花。跃动的火焰里,浮现降龙罗汉跪在如来座前的场景:
"弟子愿分魂证道,以恶念为容器,纳尽世间灾厄..."
如来的叹息震得莲池泛起涟漪:"分易聚难,将来若要重归金身..."
记忆突然中断。青儿发现灯芯中蜷缩着个透明小人,面貌酷似幼年济公。她刚触碰灯罩,整座地宫突然震动。墙上的"卍"字佛印接连亮起,组成句骇人偈语:
"佛本是魔,魔本是佛,不破不立,不离不弃"
地面裂开缝隙,渗出黑色液体。青儿转身欲逃,却见赵无尘从液体中缓缓升起,手中骨杖已变成青钢剑形状:"小师妹,该物归原主了。"
---
第二十七章·九纹劫
暴雨如注,青儿在溪边倒影中数着掌心金纹——九道已成。
心口铜镜突然自行浮出,镜面映出的不再是她的脸,而是旋转的星河。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钟声,五里外白云观的古钟、十里外寒山寺的铜钟,竟同时无人自鸣。
"终于到时候了。"济公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今日反常地整洁,破袈裟洗得发白,连葫芦都换了新的。只是脖颈处的火莲纹已蔓延到耳后,金黑交织如锁链。
青儿突然明白什么,伸手去抓他衣袖:"不要..."
济公轻松避过,破扇子点在她眉心:"当年我把佛性封入你体内,本就是备用的解药。"他扯开衣襟,心口处的火莲已完全魔化,"现在该取回了。"
"不行!"赵无咎的青钢剑横在两人之间。他额间金莲大亮,剑身浮现往生咒全文,"师父当年分魂是为救世,不是让你送死!"
济公大笑,笑声震落满山雨露。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周身浮现七道虚影——贪婪、嗔怒、痴愚、傲慢、猜疑、妒忌、懒惰,正是七个分身本相。
"看见没?少了个'慈悲'。"他猛地将扇骨刺入自己心口,"在这丫头身上!"
---
第二十八章·佛魔引
济公心口喷出的不是血,而是金黑交织的光流。
光流如活物般缠上青儿心口的铜镜。镜面瞬间融化,露出底下跳动的金色心脏——那是当年济公封存的佛性本源。
赵无尘的骨杖突然破空而来:"休想!"杖尖刺穿济公肩膀,却被他反手抓住。七个分身虚影同时惨叫,竟被济公一点点吸入体内。
"你疯了?"赵无尘俊美的脸开始崩裂,"我们重新融合,你会..."
"永堕无间?"济公咧嘴一笑,转向呆立的青儿,"丫头,还记得如来的赌约吗?"
青儿恍惚想起大千镜中的画面:天魔说佛者若动情必堕魔道,如来却笑言真正的慈悲正在于...
"情劫是佛。"她福至心灵,将跳动着的佛心按回济公胸口。金黑光流突然平静,在他心口形成完美的太极图。
赵无咎突然举剑刺向虚空:"出来!"青钢剑穿透隐匿身形的第七使者,这个潜伏三十年的镜天宗叛徒终于现出原形——竟是当年点化青儿母亲的老神婆。
暴雨骤停。月光穿透云层时,照见济公身上破袈裟已变成半白半黑的奇异法袍,而青儿掌心的金纹组成了完整的往生咒。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