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诗华,出生于1960 年,中共党员,现居住北京。为著名作家琼瑶堂弟。曾任地市级青联委员、文联委员,中华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特聘教授、深圳香密湖书画社长、深圳福田书协理事、衡阳市书协理事、衡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终身副主席。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视频道书画协会会员、湖南省首批青年书协会员、衡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光明网、新浪网名人堂书画名人、人民艺术家书画工作室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载入 2021 年《中国艺术家年鉴》。2010 年被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授予“书画艺术精英奖”。入典《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中国当代艺术大家》《中国近当代书画名家典藏》、《新中国书画发展史》近当代中国美术史》《新时代领航艺术名家》。《时代周刊(中国版)》《全球瞩目的焦点艺术人物》《中国艺术领袖》《艺术百年(清末- 20 24)当代书画史》《中国书法传世经典》《中国美术传世经典》陈诗华先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2002 年,在“马年中国硬笔书法精华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 周年大型书画艺术活动中,书法《花开盛世》获优秀作品一等奖。2004 年,被评为中国书画百杰,2016 年在中国企业报道“当代百佳书画名家系列推荐”展示其代表作品,2016 年作为“重磅向企业推荐的名家名作"作品刊登在中美协领导题字的《艺术资讯》上,深受企业界关注和好评。第五届中国诗书画大赛中,荣获书法银奖、国画铜奖、诗歌优秀奖。部分作品被党、政、机关、社会名流、企业所收藏。2004 年获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陈诗华,出生于1960 年,中共党员,现居住北京。为著名作家琼瑶堂弟。曾任地市级青联委员、文联委员,中华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特聘教授、深圳香密湖书画社长、深圳福田书协理事、衡阳市书协理事、衡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终身副主席。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视频道书画协会会员、湖南省首批青年书协会员、衡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光明网、新浪网名人堂书画名人、人民艺术家书画工作室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五大文化核心人物。载入2021年《中国艺术家年鉴》。2010年被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授予“书画艺术精英奖。

入典《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中国当代艺术大家》《中国近当代书画名家典藏》、《新中国书画发展史》近当代中国美术史》《新时代领航艺术名家》。《时代周刊(中国版)》 《全球瞩目的焦点艺术人物》《中国艺术领袖》《艺术百 年(清末- 2024)当代书画史》《中国书法传世经典》《中国美术传世经典》

陈诗华先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2002年,在“马年中国硬笔书法精华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书画艺术活动中,书法《花开盛世》获优秀作品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中国书画百杰,2016 年在中国企业报道“当代百佳书画名家系列推荐”展示其代表作品,2016年作为重磅向企业推荐的名家名作”作品刊登在中美协领导题字的《艺术资讯》上,深受企业界关注和好评。第五届中国诗书画大赛中,荣获书法银奖、国画铜奖、诗歌优秀奖。部分作品被党、政、机关、社会名流、企业所收藏。诗词入选十六国参与的《苏菲译.世界诗歌年鉴2023 卷》英汉对照纸质版。2024年荣获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诺贝尔艺术奖)。




陈诗华作品欣赏

序言
从红场到长安街,书写和平的文化方阵
202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整整八十周年。
八十年前,烽火化为尘土,硝烟散作余烬。人类以惨痛的代价换来和平的曙光,铭刻下战争与胜利、灾难与抗争的永恒记忆。中国与苏联作为东方战线的中坚力量,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牺牲与贡献。今年,俄罗斯与中国将在红场与长安街同时举行世界级大阅兵盛典,不仅是军威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庄严告慰与未来的深切宣誓。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纪念时刻,我们以一部具有历史高度与文化深度的画册——《从红场到长安街·文化方阵大阅兵》,向世界发出书画的声音。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艺术作品集,而是一场文化的“精神阅兵”。我们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及各国的书画艺术家,以艺术为戈戟、以丹青为号角,组成五大“文化方阵”,穿越历史烟云,汇入新时代的和平进军。

在这部画册中,我们首次设立“五大文化战神”荣誉称号,分别授予具有典型精神特质与创作风格的参展者。这五大战神,并非虚名,而是对一代书画人艺术使命与人文担当的高度凝练。他们不是象征胜利的战士,而是护佑和平的“文化军魂”。
红场与长安街,是地理空间上的遥遥对望,更是历史与信仰上的彼此回响。一西一东,两大文明古国用阅兵述说忠诚,而我们用画册凝固精神。

我们相信:
每一笔书写,都是对和平的祈愿;
每一幅作品,都是对历史的铭记;
每一个名字,都是文化方阵中的旗帜。
让我们向过去致敬,为未来守望。让文化的长枪大旗,飘扬在和平的阳光下,飘扬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张海/文
2025年6月2日

2025年新锐文化核心人物陈诗华获奖词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里程碑。作为杰出的书画艺术家,陈诗华先生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被推选为文化核心人物,这不仅是对其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所作贡献的高度赞誉。
陈诗华先生是一位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艺术巨匠。他以扎实的传统书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在技法上不断创新,在风格上勇于突破。他的作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陈诗华先生的艺术创作都展现出极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陈诗华先生始终秉持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将自己的艺术人生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展览、讲座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让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他也致力于艺术传承工作,为年轻一代提供指导和启迪,为书画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陈诗华先生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艺术作品上,更体现在他为中华文化注入的深厚精神内涵。他以艺术为媒介,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激励后人继续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前行。因此,在故宫百年庆典这一重要时刻,陈诗华先生作为文化核心人物的推选,无疑是最为恰当和具有象征意义的。

这一荣誉是对陈诗华先生一生致力于艺术与文化传承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是对他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由衷致敬。他的杰出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奋斗的文化丰碑。
苏士澍/文

颁奖词:以文化为桥,认和平为志一致敬两岸文化和平大使陈诗华先生
各位尊敬的宾朋、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一意义非凡的历史时刻,也借此庄重地向一位为两岸文化交流不懈耕耘、为民族和平默默奉献的文化使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授予“两岸文化和平大使”荣誉称号的得主一陈诗华先生。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在祖国与中华民族历经战乱分离之后,完成历史的归位;不是每个人,都甘愿在时代的浪潮中,做文化交融的微光,默默缝合民族文化曾有的裂隙。而这些工作,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硝烟与号角,唯有一-群甘于寂寞、立志和平的文化践行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搭桥铺路,点灯引航。

陈诗华先生,正是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时代探索者。
在长达数十年的文化行走里,陈诗华先生以文化为信仰,以艺术为语言,穿越海峡,走入人心。他组织过书画联展,让两岸墨香对话;推动过文化交流,让同胞心灵共鸣。文化,在他这里不是生硬的标签,而是连接两岸、温润人心的温暖通道。他用行动证明,和平不是口号,文化不是装饰,它们是真正能够连接海峡、治愈创伤、点亮未来的力量。
在他推动下,无数次两岸书展在北京、厦门、福州、台北、高雄成功举办,既有名家,也有青年;既有传统翰墨,也有现代视觉。他尊重差异,却坚持在差异中找共通;他拥抱新潮,却从未忘记文化的根与魂。他是一位传播者,也是一位守望者,在喧嚣与浮华的时代,保持着文化的定力与人文的温度,守护着两岸同根同源的精神火种。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诗华先生从不将“和平”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将其内化为生活方式。他说,“和平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修养。”他对待每一场活动都亲力亲为,对待每一位台湾友人都以礼相待。他深知,真正的文化使者,不是去教导谁,而是去理解谁、照亮谁、尊重谁。这份理解与尊重,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最稀缺、最宝贵的文化资源。
亲爱的朋友们,在当下两岸局势复杂多变之际,像陈诗华先生这样仍坚持以文化为桥、认和平为志的人,更显得可敬、可贵、可托付。化不属于某一派一地,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的脚步,已踏过两岸许多土地;他的言行,已感动无数有缘之人;他的精神,正如这-尊“文化和平大使”的荣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交流,注入了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

在我年近百岁的今天,见证这一刻,我感到由衷的安慰和敬佩。我知道,文化的传承、时代的确认,今天,我们授予他这一荣誉,不只是一次表彰,更是一次历史的致敬、文化的传承、时代的确认。
在我年近百岁的今天,见证这一刻,我感到由衷的安慰和敬佩。我知道,文化的传承之路虽缓慢,却脚踏实地;和平的梦想虽久远,却永不止息。而像陈诗华先生这样的人,就是这条长路上的明灯、这份长梦中的守夜人。

愿未来的两岸文化之路,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使者;愿和平的种子,在我们的文化土壤中深深扎根;愿下一次我们回首今天,不是感慨时代艰难,而是感谢有人为我们守住了初心,点亮了方向。
最后,请让我代表两岸亿万普通人,也代表一位老-辈文艺工作者,深深向陈诗华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先生无声而有光,行走无声而有力。
他以文化之行,续千年之缘;
他以一人之笔,绘和平之路。
他,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一两岸文化和平大使!
谢谢大家。
游本昌敬上
2025年7月于北戴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