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映初心,大爱写春秋
--记泰兴市延令街道七旬志愿者丁玉林
文|徐兆宏
在江苏省泰兴市延令街道西郊社区联盟新村,居住着一位75岁的银发老人。他身形消瘦、肢体三级残疾,却用孱弱而坚韧的身躯,扛起了沉甸甸的公益责任----他便是丁玉林。从匿名资助贫困学生到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从投身志愿服务组织到立下遗体捐献遗嘱,这位企业病退老人用数十年的执着坚守,诠释了“生命不息,行善不止”的壮丽篇章。
一、助学路上的“点灯人”:近百名学子因他改写命运
“做公益是我毕生最大的快乐。”这是丁玉林常挂在嘴边上的心声。自2009年从泰兴市木材公司(家具厂)病退,他便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其中捐资助学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丁玉林已倾囊资助近100名贫困学生,足迹遍及甘肃、陕西、河北、辽宁等多个省份,捐资总额达60万元左右。其中,一名来自革命老区的学生因家境贫寒且家人长期患病,在他持续多年的倾力帮扶下,不仅圆满完成高中毕业,而且还考取了南京工程学院,仅此一人资助便达6万元。如今,他仍坚持每月一对一资助8名学生,受助学子已纷纷迈入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财贸学院等高等学府。
尤为感人的是,在他的感召下,身边30余人纷纷加入匿名助学行列,形成“一人行善,温暖一城”的公益涟漪。此外,他还通过泰兴市慈善总会、腾讯公益平台、99公益日等渠道,持续为“地中海贫血儿童”等项目捐款,以点滴爱心汇聚汨汨暖流。
“不求回报于我,唯愿他们回报社会。”这是丁玉林婉拒受助学生见面时的肺腑之言,亦道尽了他助学济因的赤诚初心。
二、生死瞬间的“逆行者”:危难时刻彰显仁爱之心
丁玉林的善举,不仅铭刻于长期的公益坚守,更闪耀于一次次生死攸关的瞬间。
2020年的某一天,他在社区网格群捕捉到一条模糊求救信息,循迹找到同小区的转业军人李广新家,发现夫妇二人已昏迷倒地。他临危不乱,不顾感染风险,迅速拨打120并协助医护人员将两人抬上救护车,终使煤气中毒的夫妇转危为安。同年5月,他拖着刚骨折痊愈的腿,及时救助小区内一名高烧昏迷的孤寡老人,紧急联系社区干部和远在数十里名的老人女儿,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鲜为人知的是,他的救人之举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便已开始。那年春节凌晨,听闻爆炸声响起,他穿着单薄睡衣就冲进寒夜拦下出租车,成功救助一对受伤夫妇;2001年盛夏,他将马路中央浑身是血的摔倒老人背至安全地带并联系家属,却因家属不明真相,被指控为肇事者。直到民警调取监控还原真相,他才默默转身离去。这些经历,无声践行着他“生为公益人,逝为公益魂”的生命誓言。
三、志愿精神的“传承者”:让大爱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自2009年正式踏上志愿服务征程,丁玉林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先后在泰兴市温馨之家志愿者协会、泰兴市延令街道(原济川街道)越街社区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担任骨干,带领志愿者开展无偿献血、关爱老年人、慰问抗战老兵、宣讲革命烈士事迹等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
2019年,他牵头筹建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之家,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汇聚,让志愿精神在当地星火燎原。
2021年,他主持出版《志愿中华》一书,历时两年精心校对修改,为助力泰州地区公益事业发展倾注心力。
更加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位依靠微薄病退工资的残疾老人,早已立下遗嘱: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事业。“生命不息,慈善不止”----这句镌刻于他人生信条的话语,正是他从青丝到银发的真实写照。
从插队知青到公益先锋,从默默助学到生死救援,丁玉林用七旬岁月诠释了“奉献”二字的千钧重量。他如同一盏不灭的明灯,不仅照亮了近百个困境家庭的希望之路,更加点燃了一座城市的爱心火炬。这份银发如雪映初心的志愿情怀,仍在时光的长河中传递着不竭的温暖与力量。(作者系泰兴市作家协会会员)

受资助学生写给丁玉林爷爷的感谢信(一)

受资助学生写给丁玉林爷爷的感谢信(二)
作者简介

徐兆宏(曾用名:徐照宏;笔名:记录者徐兆宏),江苏泰兴人,197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19年泰州市最美退役军人。2020-2021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2023年度泰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志愿中华》一书主编。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街道燕头村委会工作人员;兼职担任:记录者网(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泰州市运营中心记录者、副主任;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之家(NO:321283230504)会员。
先后在《中国作家网》《学习强国》《泰州晚报》《坡子街笔会》《泰兴日报》《泰兴企业家》杂志《家在宣堡》《古镇周庄》《蒲城作协》《相见湾读书荟》《记录者》《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栏目等报刊、网络媒体发表公益文章、散文、评论散文216篇,其中公益文章171篇,散文37篇,评论散文8篇。
荣获益友文学社2025年度“古韵新声·文脉传承”全国诗·书·文·诵大赛散文类作品金奖获得者。泰兴市水利局、泰兴市文联主办,泰兴市作家协会承办的2025年度“水美泰兴,文韵悠长”全国征文散文类作品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