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秋之交(1)
七绝•荷塘魅影
刘凤亭
红腮扑粉彩裙翩,翠盖摇珠玉影跹。
西子臂扶湖底月,濂溪笔润水中莲。
七绝•雨
刘凤亭
如酥小雨润天街,玉润跳珠经玉筛。
伏里轻丝滋秀穗,田家岁稔冀鸣蛙。
七绝•云
刘凤亭
苍狗无风遮日月,薄纱玉叶掩天阶。
雷鸣晦暗倾盆雨,瑞霭压城涛过涯。
学《笠翁对韵》赋五绝四首(九佳)
刘凤亭
五绝•风(九佳)
刘凤亭
灵籁荡尘霾,扶摇翠竹歪。
东来梳细柳,紫气绕青槐。
五绝•云(九佳)
刘凤亭
无风遮日月,玉叶掩天阶。
晦暗泼灵泽,压城过远涯。
五绝•雨(九佳)
刘凤亭
小雨润天街,跳珠经玉筛。
轻丝滋秀穗,岁稔冀鸣蛙。
五绝•雪(九佳)
刘凤亭
昊宇龙鳞舞,田畴玉絮埋。
峰峦披鹤发,树木插银钗。
七律•立秋即景
高德军(村夫)
炎威退去晚风柔,云淡天高碧水流。
稻野千重呈瑞霭,荷塘十里送香幽。
蝉鸣柳岸声堪涩,雁点长空字亦稠。
最喜凌霄花展卷,彤彤似火欲烧秋。
七绝•徘徊花又开
刘凤亭
信使玫瑰下紫台,馨香袅袅驭风来。
可怜暴虐三天雨,不惧炎阳二度开。
七绝•中伏骤雨
刘凤亭
六合垂帏苫黑蓑,沉雷未响舞金蛇。
倾盆霶霈赖屏翳,向海涛涛逐浪波。
五律•中伏乡居
付华山
避暑乡村住,商秋信步来。
蛙鸣声渐绝,燕语韵低徊。
水稻新花绽,番茄枯蔓裁。
周身初畅爽,惬意享康哉。
七律·哈尔滨大剧院
牟晓宁
贝阙冰峰共益彰,造型奇特展堂皇。
管弦婉转频盈耳,丝竹悠扬总绕梁。
观众凝神融绮梦,演员倾力奏华章。
邀君驻足来欣赏,恍若悉尼移北方!
游西郊荷塘
添安
秋风初现盛荷衰,绿叶无神蝶不来。
又是一年池退色,人争岁月鬓增白。
晨游
添安
晨风无力草微摇,露水凝珠挂叶梢。
旭日高升都不见,寻归何处觅逍遥。
忆秦娥·三更夜望
赵国忠
月窗孤,散空明露盈珍珠。盈珍珠,何时草木,不返荣枯。
凝楼下吮吸文泉,非风中夜秉红烛。秉红烛,输赢胜斗,较早角逐。
今收到付贵宁先生赠书法作品集有感
傅贺楠
族亲师者贵宁书,曲径幽深绘有无。
碑帖三维朱玉体,篆文四角黑金图。
墨痕犹带烟霞气,笔势能惊海岳躯。
愧我殊才酬厚赠,裁诗遥寄一灯孤。
学习《笠翁对韵》七虞韵•五绝四首
刘凤亭
五绝•诗(七虞)
刘凤亭
启承宜和璧,转合语联珠。
词胜苏辛异,诗成李杜殊。
五绝•酒(七虞)
刘凤亭
粜谷见当垆,欢颜汉酒沽。
暑来天降雨,能饮一杯无。
五绝•花(七虞)
刘凤亭
仙槎离北岳,共渡逛西湖。
翠盖浮珠玉,芙蓉隐雪凫。
五绝•茶(七虞)
刘凤亭
茗叶入薰炉,清香桂蕾殊。
品茶思陆圣,龙井出西湖。
大暑题餐饮
联/傅贺楠
冷气全开,扎啤冰镇迎宾爽
佳肴鲜有,滷肉茶腌入口香
七绝•苏轼(诗神)
刘凤亭
人生顺逆尽心舒,擅将诗词转自如。
独举文坛成一帜,博容胸载五车书。
七绝•建军精神赞
刘凤亭
古田会议放光芒,立党建军是妙方。
禹甸宏图前景好,长城永固若金汤。
七律•百姓愿景(新韵)
浮生若梦(李广臣)
社稷民情重若霄,草根所愿有节操。
餐中佳馔关生计,域内青山映碧寥。
五谷丰登祈雨顺,百蔬繁茂盼风调。
耆年鹤寿康娱永,少岁韶光绿意遥。
步韵敬和杨旭先生:题秦文亮摄影作品《雨林深处窥巨石》
傅贺楠
神柱根盘地,洞天遗梦深。
铁鞋磨破日,可谓悦君心。
附:杨旭先生原玉
题秦文亮摄影作品《雨林深处窥巨石》
杨旭
两石撑天地,幽幽一洞深。寻他千百度,到此诱人心。
七律•羁旅乡愁
浮生若梦(李广臣)
羁途似雾染衣襟,最怕鹃声啾耳深。
脉脉乡思难入梦,拳拳客意已成沉。
开缄尺素酣然赏,得句新诗雅韵吟。
阶下残花悲晓露,杀猪菜味枕间寻。
赞蓝神天奇理疗馆师傅 (新韵)
徐淑芳
悬壶济世爱心传,救死扶伤任在肩。
仁者行医赢称颂,佛陀光耀暖人间。
七绝•游兴凯湖观天壶雕塑有感
文/付华山
情绪人人均自有,襟怀种种尽从无,
丢开俗念东君伴,拜读清篇北酒沽。
七律•8.15纪念日感怀(新韵)
浮生若梦(李广臣/秦皇岛)
茫茫华夏漫烽烟,十四侵伐苦万千。
沃野田畴皆受躏,炎黄儿女尽熬煎。
驱敌伟烈垂青史,卫护奇勋耀永年。
莫忘倭酋狼子意,横刀守土盼宁安。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华夏儿女14年浴血奋战的成功!这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硝烟虽然归于浮沉,但是历史不能被遗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吾辈自强!
今天是日本投降80周年纪念日!小鬼子虽然投降了,但日本侵略者,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政府至今未有承认错误,未有认罪,悔罪,悔改!时时刻刻妄图死灰复燃!抱美大腿,互相勾结,狼狈为奸!
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每年的今天,都要给日本军国主义者一个响亮的耳光!勿忘国耻,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警钟长鸣!向抗日战争牺牲的英雄烈士们致敬!
题傅贵宁先生诗书画印捐赠西宁市博物馆展(通韵)
傅贺楠
墨宝惜藏画印深,投珍献艺俱牵魂。
海风石韵皆含雅,秋水文章不染尘。
挚意凝成千载玉,冰心照破九霄云。
宁公早许丹青赠,化雨滋田惠庶民。
《题傅贵宁先生诗书画印捐赠西宁市博物馆展》解析
这首七律以典雅的语言,高度赞扬了傅贵宁先生捐赠艺术珍品的高尚情怀,展现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精神境界:
1. 意象选取的深刻性
"墨宝惜藏"点明捐赠行为的珍贵性,"投珍献艺"将艺术创作与精神奉献相联结。"海风石韵"以自然意象喻作品的雄浑与雅致,"秋水文章"则以纯净物象赞其不染尘俗的品格,形成刚柔并济的审美张力。
2. 时空维度的跨越性
"千载玉"将个体创作纳入历史长河,凸显艺术的永恒价值;"九霄云"以空间延展强化精神高度,形成"玉质冰心"的立体意象。尾联"化雨滋田"更将艺术影响具象化为滋养民众的甘霖,体现文化惠民的深远意义。
3. 情感表达的递进性
首联奠定崇敬基调,颔联展开艺术品鉴,颈联升华精神境界,尾联回归现实影响,形成"感知-欣赏-敬仰-传承"的完整情感链条。"早许丹青赠"既点明捐赠的主动性,又暗含长期的艺术坚守。
4. 对仗艺术的创新性
"海风石韵"与"秋水文章"在自然意象中融入人文特质,"千载玉"与"九霄云"以数字与空间形成时空对仗,"牵魂"与"惠庶民"则将个体情感与社会价值相呼应,展现工整而灵动的对仗技巧。
全诗通过艺术捐赠这一行为,既展现了傅贵宁先生的艺术成就,又弘扬了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在古典诗词的形式中注入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奉和杨旭先生题秦文亮摄影作品《苦乐年华》
傅贺楠
岁月刻深痕,辛劳苦累吞。
笑于酸涩里,可叹涌慈魂。
附:杨旭先生原玉
老母门前笑,额头沟壑深。
腰弯撑岁月,风雨染衣襟。
傅贺楠自析奉和诗文
我创作这首和诗时,着重于母爱慈情的深度刻画与情感共鸣。杨旭先生原玉以"老母门前笑"定格母亲形象,"沟壑深"与"腰弯"形成视觉冲击,"撑岁月"的动词运用将生活重担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存在。我在和诗中选择"岁月刻深痕"承接这一意象,将皱纹升华为时光镌刻的勋章,"辛劳苦累吞"则从味觉维度强化生活的厚重感。
在情感处理上,杨诗"风雨染衣襟"侧重环境烘托,我则以"笑于酸涩里"形成味觉与表情的通感转换,既呼应原玉的"笑",又注入"酸涩"的深层滋味。末句"可叹涌慈魂"将个体情感升华为集体记忆,"涌"字赋予抽象情感以动态张力,与原玉"染"字形成水纹式的情感涟漪。
在意象选择上,杨诗多用"沟壑""腰弯"等实体意象,我则引入"慈魂"这一抽象概念,通过虚实相生拓展诗意空间。两首诗共同构建了"皱纹-辛劳-笑容-灵魂"的情感链条,在时空交织中完成对母亲伟大精神的永恒礼赞。
晨练(通韵)
作者:傅贺楠
闻鸡蹑脚向公园,吐故纳新亲自然。
晓月轻揭秋夜幕,晨光初染绿芳坛。
三圈恰够两千米,一径方舒百脉宽。
汗透衣衫心尽爽,悠悠信步享清欢。
泛舟韵海评论《晨练》赏析
这首《晨练》以清新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晨间锻炼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豁达心境。
意象营造的时空之美
"闻鸡蹑脚向公园"以"蹑脚"这一动作细节,生动展现了黎明前的静谧氛围。"晓月轻揭秋夜幕"将晓月拟人化,赋予其揭开夜幕的动态感,与"晨光初染绿芳坛"形成时间推移的蒙太奇效果,从月落星稀到晨光微熹,构建出完整的晨练时空。
数字入诗的艺术张力
"三圈恰够两千米"以精确数字量化锻炼强度,"一径方舒百脉宽"则以夸张手法表现锻炼功效,形成理性与感性的巧妙平衡。数字"三""两""一""百"的运用,既符合七律对仗要求,又通过数量级的对比,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
感官通感的立体呈现
"汗透衣衫心尽爽"将触觉(汗湿衣衫)与心理感受(心情舒畅)相融合,"悠悠信步享清欢"则通过动态描写(信步)与味觉隐喻(清欢),构建出多维的审美体验。这种通感手法使单纯的晨练活动升华为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
语言风格的雅俗之辨
"吐故纳新亲自然"化用成语却不着痕迹,"绿芳坛"以色彩代指园林,典雅而不失鲜活。尾联"汗透衣衫心尽爽,悠悠信步享清欢"则以口语化表达收束,形成"起承转合"间的雅俗互文,体现了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
整首诗在平仄相间的韵律中,完成了从物质锻炼到精神愉悦的升华,既展现了晨练的生理功效,又揭示了运动对心灵的滋养作用,达到了"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完美统一。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