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足迹,从来镌刻在解决问题的土壤里。国网蒙城县供电公司“刘宏伟创新工作室”QC小组以《架空线路便携式绝缘跨越架研制》斩获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二等质量技术成果,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一项技术突破的肯定,更是对基层创新力量的生动注解——创新从不是实验室里的空想,而是扎根一线的“破题之策”。
架空线路施工中,传统跨越架的笨重、低效曾是长期困扰行业的痛点:搬运耗力、组装繁琐,既影响施工进度,又暗藏安全隐患。正是这样的“卡脖子”难题,点燃了团队的创新火花。戴鹏绘图纸、李六一精打磨、刘宏伟定方向、冯凯焊关键、杨悦强调参数、赵期期校精度、樊林三固细节、沈玲记数据、李宁试性能、陆佳伟验实效……十双手紧握创新的接力棒,将“便携”与“绝缘”两个核心需求拆解成无数个可攻克的节点,用一次次试验推翻固有思维,用一遍遍优化逼近最优方案。
这份成果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个奖项。它印证了“小创新”能解决“大问题”:便携式设计让跨越架重量减轻60%,组装时间缩短一半,绝缘性能却提升30%,直接降低了野外作业的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基层团队的创新方法论——不等待、不观望,从实际场景出发,把工作中的“不方便”变成创新的“突破口”,把群众对可靠供电的期待变成技术攻关的动力。
安徽省质量管理协会的认证,是对这种创新精神的嘉许。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当下,需要更多这样的“解题者”:他们扎根一线,把实践经验转化为技术成果;他们协同作战,让集体智慧冲破专业壁垒;他们着眼实效,用创新成果服务生产、惠及民生。
荣誉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当便携式绝缘跨越架在蒙城的田野间架起安全通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落地,更是一群电力人对“创新为要”的生动践行。基层创新的力量,正如同这跨越架一般,以坚实的支撑、灵活的适应,托举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因为真正的创新,永远从问题中来,到实践中去,在服务人民的征程上不断生长。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