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悦”读分享② | |第二中学校长刘金涛推荐:《学校制度改进》
图文:临清市教体局工会公众号
编发:五老志愿者韩积蕊
【编者按】开卷启智,书香润教 ——“领航者・领读者” 书记校长“悦”读分享专栏今日启航。我们坚信,书记校长的每一次捧读,都是一场无声的引领:带领教师在文字中萃取育人良方,带领学生在墨香中丈量世界广度,带领我们在共读中探寻教育初心。
本期,让我们走进临清市第二中学,倾听刘金涛校长分享《学校制度改进》,在字里行间感受教育的热忱与力量。
【个人简介】
(第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刘金涛)
刘金涛,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2002年9月至今一直在临清市第二中学工作,现任临清市第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始终扎根在教学一线。在教育教学中恪尽职守,尽心履行一个教育者的职责。连续多年获评教学特等奖;曾获“聊城市优秀教师”、“临清市优秀教师”、“临清市优秀班主任”、“临清市最美教师”、“临清市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临清二中十佳教师”、“临清二中身边好老师”等荣誉称号。获临清市优质课一等奖,出示聊城市公开课,发表省级论文多篇。

【分享书目】
《学校制度改进》一书的作者是山东省高密市人李希贵,曾任山东高密四中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等职务,后调任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任校长,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校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多年,在教坛不懈深耕,他写的很多作品对于我们的教育实践都有很强的指导性。他说:“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读完这本书更是找到了一个学校管理的抓手,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读书心得】
从 “会议室” 到 “成长场”
——读《学校制度改进》有感
每天穿梭于教室、办公室和会议室之间,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学校管理既规范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直到翻开《学校制度改进》这本书,那些困扰许久的管理难题仿佛有了清晰的答案。书中关于制度本质的追问、权力边界的厘清、师生主体性的尊重,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照见日常管理中的症结,更指引我们走出从 “管治” 到 “滋养” 的变革路径。
别让会议室挤走了成长时光
担任校长这些年,常陷入“开会循环”。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 —— 调度会、协调会、分析会,各种会议排满日程表,常常散会时天都黑了。直到看到书中那句 “能用制度解决的,就不用开会”,像被一记重锤敲醒,突然明白自己陷入了 “以会代管” 的误区。
回头细想,那些让我们频繁开会的 “卡壳” 问题,其实都藏在制度与实践的缝隙里:教务处和德育处协作时,明明是“大家都该管”的事,结果变成“谁都不管”,根源是责权边界模糊;教师报销流程要经过五个部门签字,为了“规范”反而变得繁琐;有老师主动承担额外工作,却因偶有疏漏被批评,渐渐没人敢“多做事”…… 这些问题靠开会讨论再多也没用,就像用临时补丁修补破衣服,治标不治本。真正的解决之道,是用清晰的制度画出路线图,让责任有人担、流程走得通、付出有回报,把会议室的时间还给课堂和成长。
让制度成为温暖的催化剂
制度不是冰冷的条条框框,更该是激发活力的催化剂。书中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不是因为有了优点才去鼓励,而是鼓励了之后才会有更多优点。” 这彻底改变了我对制度制定的认知。
书中列举的多样化表彰方式特别有意思:“功勋教师”致敬坚守,“月度人物”捕捉闪光,“微笑大使”传递温暖,甚至还有“金簸箕奖” 表彰高效批改作业的老师,在办公室设立“同伴致谢区”让温暖流动。正如格拉班所说:“任何事情都能拿来做表彰的内容。” 这让我想起我校最近推行的“每周亮点墙”,老师们拍下同事的暖心瞬间、学生的进步成长,每周一更新,整个校园的氛围都变得轻快起来。事实证明,比起惩罚性规定,鼓励性制度更能激发师生的内驱力,让校园充满向上的力量。
把裁判权还给最有发言权的人
制度执行的难题,就像餐厅评价口味——到底该听经理的还是听顾客的?书中山东酒店的做法给了我启发:“以顾客剩菜多少”为评价标准,把裁判权真正还给消费者。这让我恍然大悟:学校制度执行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师生。
过去总想着靠领导监督、靠行政检查,结果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我们尝试让师生当“裁判员”:课堂管理制度由教研组和学生代表共同评议,食堂改进方案根据用餐满意度调整,甚至连校园安全巡查都吸收了学生志愿者参与。上周收到的学生提案里,有同学建议“作业分层评价制度”,经过师生共同修订后,执行效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原来,当制度真正服务于师生时,监督就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
合上《学校制度改进》,我脑海里浮现的不再是密密麻麻的会议安排,而是师生们在阳光下讨论制度的笑脸。学校管理的真谛,或许就在于让制度从“约束”变为“滋养”,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这一路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都算数。
【校长心声】
李希贵校长深耕教育管理多年,既当过多校校长,也任过教育行政职务,管理经验丰富。2014年我听过他的报告,今年7月再听他和北京十一中团队分享,更感其学校已成高效运转的整体 —— 即便他常外出交流,学校依旧井然有序,这正是制度力量的体现。
他的《学校制度改进》为管理者提供了诸多落地方法。书中跳出传统思维,核心是靠制度破题:用制度替代会议、以鼓励性制度激活力、让师生参与监督。它能帮管理者从琐事中解脱,借完善规矩实现规范治理,字里行间尽显教育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聊城市关工委先进个人。
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运河浪花朵朵香,五老精神放光芒。关注后,点击运河浪花台标,即可阅读本台刊发的753个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