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隔墙花影
林府的朱漆大门在身后重重合拢时,雨晴听见自己心口传来丝帛撕裂般的声响。
"带小姐去沐浴更衣。"父亲的声音像浸了冰水,"从今往后,没有我的允许,绣楼一步不许出。"
青石板路两侧的夹竹桃开得正艳,雨晴却想起山中那些不知名的野花。远山为她编花环时,曾说山花虽不名贵,但每一朵都活得痛快。
"小姐..."丫鬟翠儿刚掀起绣楼珠帘,雨晴就瘫坐在门槛上。她死死攥着袖口那粒松木纽扣——这是被拖上马车前,远山悄悄塞进她手心的。
热气腾腾的浴桶里,翠儿用丝瓜瓤擦着她手臂上已经结痂的划痕,突然小声惊呼:"您手腕怎么了?"
雨晴低头,发现自己右手腕内侧不知何时多了圈淡红色的印记,像被什么植物汁液染过。她突然想起远山为她敷药时,曾用某种山花在她腕上轻轻绕了一圈,那时他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这是...山里的止血土方。"她随口搪塞,心跳却突然加快。指腹摩挲过那圈红痕,仿佛又触到那人带着薄茧的指尖。
入夜后,雨晴在雕花拔步床上辗转难眠。窗外飘来护院们喝酒划拳的喧闹,混着父亲与管家的低语:"...赵公子说聘礼再加两箱步枪...下月初三必须过门..."
她突然扑到窗前。月光如练,照得院墙下的山茶花丛像泼了层银漆。恍惚间,似乎有个熟悉的身影在花影里一闪而过。
"远..."她刚要呼喊,却听见翠儿在门外轻咳。雨晴死死咬住嘴唇,直到尝到血腥味。
第二天清晨,丫鬟送来描金漆盘,上面摆着张烫金帖子。雨晴刚碰到就猛地缩回手——帖子竟用真丝混着人发织就,翻开内页,赵世凯龙飞凤舞的字迹墨迹淋漓:"闻卿擅琴,特赠古筝一架。琴弦乃东洋新制,可承千斤力。"
翠儿突然剧烈颤抖起来:"小姐...昨儿个厨房小厮说...说赵公子上个月在省城,把个唱曲儿的姑娘活活..."
"闭嘴!"林老爷的暴喝从门外传来。他大步走进内室,将个锦盒重重拍在梳妆台上,"看看你未来的夫君多看重你!"
盒盖开启的瞬间,雨晴胃里翻涌起酸水。红绸衬里上躺着对翡翠耳坠,但镶嵌方式极其怪异——每只耳坠竟穿着三枚细如发丝的金针,针尖还带着暗红锈迹。
"这是南疆习俗,新娘子都得穿六个耳洞。"父亲笑着,眼底却一片冰冷,"赵公子特意嘱咐,要用他剿匪时缴获的箭镞熔了打造金针。"
雨晴眼前发黑,恍惚看见远山在山溪边对她笑:"我们寨子嫁姑娘,新郎要亲手编九百九十九个花环..."
"老爷!不好了!"管家慌慌张张冲进来,"有个猎户打扮的愣头青在门口闹事,非说要见小姐!"
雨晴的心脏突然疯狂跳动起来。她不顾父亲铁青的脸色,提着裙摆冲向回廊。从转角处的花窗望下去,远山正被五六个家丁按在影壁前。他额角破了道口子,鲜血顺着眉骨流进眼睛里,却仍倔强地仰着头。
"林小姐!"他突然对着绣楼方向大喊,"那株七叶兰该换土了!"
雨晴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他们在山中小屋闲聊时,她随口胡诌的暗号——若他来找她,就以"七叶兰"为记。
"放肆!"林老爷的巴掌重重落在她脸上。雨晴踉跄着扶住栏杆,看见父亲朝楼下厉声喝道:"把这泥腿子打出去!再敢靠近林府半步,打断他的腿!"
家丁们的棍棒如雨点落下时,远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高高举起。阳光穿透他掌心,将一朵山茶花的影子投在雨晴脚下的青砖上。那花已经被压得变形,却依然红得刺目。
"云雾山顶茶花开——"远山嘶哑的嗓音穿透庭院。
这是他们初见时她唱过的采茶调!雨晴挣开父亲的手,扑到栏杆前接唱下句:"年年岁岁等君来——"
最后一个字化作哽咽。家丁的棍子重重砸在远山膝窝,他跪倒在地的瞬间,仍死死护着那朵早已零落的山茶花。
当天深夜,雨晴被窗棂上轻微的刮擦声惊醒。月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有片影子突然动了——是根细竹竿从窗外悄悄伸进来,竿头挂着个小小的布包。
雨晴颤抖着解开蓝布,里面裹着片风干的茶叶,茶叶上用针尖刻了首小诗:"墙高十丈阻归鸿,一片痴心寄晚风。"
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传说——云雾山有种苦丁茶,茶叶离枝七日不枯,若是有情人各持一片,纵隔千里也能心灵相通。
"小姐..."翠儿不知何时醒了,惊恐地看着她将茶叶贴在胸口。这个平时连蚂蚁都不敢踩的小丫鬟,突然从枕下摸出把剪刀:"奴婢...奴婢帮您把回信送出去。"
三日后,赵家送来成箱的聘礼。雨晴面无表情地站在厅中,看管家高声唱礼:"...白狐裘一件!金丝楠木棺材两口!"
满座宾客突然死寂。林老爷强笑着解释:"赵公子说...说这寓意白头到老..."
雨晴却盯着那件在阳光下泛着珍珠光泽的白狐裘。每根雪白的毛尖上,都诡异地缀着点猩红,像极了远山额角滴在她手背上的血。
当天傍晚,翠儿哭着回来:"秦大哥说...说让小姐保重,他自有办法。"小丫鬟突然压低声音,"他给了我个香包,说危急时刻点燃能迷倒三丈内的人。"
雨晴望向窗外。暮色中的院墙高耸如狱,但她分明听见墙外飘来若有若无的歌声,调子是他们初见那日她随口哼的采茶谣。词却改了:"不羡绫罗不羡仙,粗茶淡饭伴卿侧..."
她将脸埋进掌心,泪水从指缝渗入青砖缝隙。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那些泪水竟渐渐聚成个模糊的山茶花形状。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