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山雨欲来
五月的云雾山总是多雨的。
林雨晴提着被荆棘划破的裙摆,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山路上奔跑。雨水顺着她的鬓角流下,将精心描画的妆容冲刷得斑驳不堪。身后隐约传来家丁们的呼喊声,她咬着唇钻进一片茂密的杉树林,心跳声大得几乎要盖过渐近的雷声。
"小姐!您快出来啊!老爷要急疯了!"
她蜷缩在一丛蕨类植物后,湿透的旗袍紧贴着肌肤。三天前那个可怕的订婚宴又浮现在眼前——父亲红光满面地宣布她将嫁给军阀之子赵世凯,而那个男人看她的眼神,就像在打量一件新得的玩物。
"我才不要做笼子里的金丝雀..."雨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突然脚下一滑。她惊叫着滚下山坡,右臂传来尖锐的疼痛,最后"咚"地撞在一截树桩上。
朦胧中,她听见积雪消融般的溪流声。有双粗糙却温暖的手轻轻托起她的后颈,带着松木清香的羊皮袄裹住了她。
"姑娘?能听见我说话吗?"
雨晴艰难地睁开眼。逆光中,一张被山风雕刻过的年轻脸庞正担忧地望着她。他的眉骨很高,眼睛却像山涧般清亮,右颊有道浅浅的疤痕。
"你..."她想撑起身子,却疼得倒抽冷气。
"别动,右腿摔伤了。"男人单膝跪在泥水里,小心翼翼地将她打横抱起,"我是秦远山,前面有间猎户小屋。"
雨晴昏昏沉沉地靠在他胸前。透过湿透的衣衫,能听见他稳健的心跳声,混合着雨水敲打树叶的声响。不知为何,这个陌生山民的怀抱,竟比赵公馆那些绣着金线的软枕更让她安心。
木门"吱呀"响动,干燥的柴火气息扑面而来。远山将她放在铺着熊皮的木床上,转身往铁炉里添柴。火光渐旺时,雨晴才看清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屋子——墙上挂着兽皮与草药,木架上整齐排列着粗陶罐,窗边小桌上摆着本翻旧的《楚辞》。
"你会读《楚辞》?"她脱口而出。
远山正拧着湿毛巾的手顿了顿,耳尖微微发红:"跟着寨子里的老先生学过几个字。"他走过来,犹豫片刻才说:"得处理伤口,冒犯了。"
当他的指尖碰到她小腿时,雨晴猛地瑟缩。那双常年握猎枪的手布满老茧,动作却轻柔得像在对待初生的雏鸟。他取出个青花小瓷瓶,里面药膏散发着薄荷与当归的混合香气。
"忍一忍。"他话音未落,雨晴就疼得抓住他胳膊。远山僵住了,她这才发现他小臂上蜿蜒着几道狰狞的旧伤疤。
"是去年救小鹿时被母鹿踢的。"他顺着她的目光解释,忽然露出个浅笑,"那小家伙现在还会来我院子里讨苹果吃。"
雨晴怔住了。在这个笑容里,她第一次看清他左边脸颊有个小小的酒窝,让他整个人突然鲜活起来,像终年云雾缭绕的山巅突然洒下一缕阳光。
深夜,暴雨拍打着屋顶的茅草。雨晴在辗转反侧中听见门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秦...秦大哥?"
门帘掀起一角,远山举着油灯走进来,怀里抱着条新缝的布垫:"山里湿气重,给你加层褥子。"他的影子被灯光投在墙上,像棵挺拔的云杉。
雨晴看着他蹲在炉边添柴火的背影,突然问:"你为什么不问我是谁?"
火钳在炉膛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你想说自然会说。"他背对着她,声音混在雨声中,"这年头,姑娘家独自上山总有不为人道的难处。"
这句话莫名戳中她心口最柔软的地方。雨晴把脸埋进带着阳光味的被褥,眼泪无声地渗进粗布缝隙。不知过了多久,她感觉有人轻轻放下碗热汤,又悄声退了出去。
次日清晨,鸟鸣声将雨晴唤醒。她拖着伤腿挪到窗前,不由屏住呼吸——远山正在院中劈柴,晨光将他汗湿的后背镀成蜜糖色。斧头扬起时肩胛骨如展翅的鹰,落下时肌肉线条如溪流奔涌。察觉到视线,他转身望来,隔着薄雾对她笑了笑。
"我煮了菌子粥。"他朝屋里喊,声音里带着山民特有的清朗。
雨晴正想回应,远处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她脸色煞白地看见十几个家丁簇拥着父亲向小屋走来,为首的管家正指着这边大声嚷嚷。
"林小姐!"远山惊讶地转头看她。
雨晴抓住窗框的手指节发白:"我爹是林记商行的东家..."她声音发抖,"他们要逼我嫁给一个...一个会拿马鞭抽丫鬟的人。"
远山的表情瞬间变了。他快步进屋,从床底拖出个樟木箱:"后山有个猎户密道,我带你..."
话音未落,木门被猛地踹开。林老爷阴沉着脸站在门口,目光如刀般剐过远山沾着木屑的粗布衣裳。
"雨晴,过来。"
"爹!"
"看来我女儿没告诉你,"林老爷冷笑,"她下个月就要成为赵督军的儿媳妇。"他甩出几块银元砸在远山胸口,"多谢照顾小女。"
银元叮当落地的声音里,雨晴被强行架出门外。她最后回头时,看见远山站在原地,阳光透过门框将他割裂成光明与阴影的两半。他的嘴唇动了动,看口型是句山歌的起调——"云雾山顶茶花开"。
那是她昨日哼过的曲子。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