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迹忆·小小说(042)】浪漫没有年龄
作者/沈 学 印 主播/河清海晏
阿芳的婆婆这一阵子挺忙,不仅学会了“上网”、“聊天”,而且还在“网聊”中结识了不少“网友”。“大老王”就是一个。
婆婆和“大老王”的关系挺暧昧,挺模糊,有点“像雾像雨又像风”。
嘿,怎么说呢?
就是比相好的远点,比朋友还近点,两人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谁也不愿意先把那层“窗户纸”捅破。
阿芳知道婆婆的老伴去世的早,整天很寂寞,就踅摸想给婆婆找点事儿。学电脑就是阿芳攒得成的,接着就“聊”来了“大老王”。两人挺对撇子,也就“你有情我有意”的“热乎”上了。
阿芳是个孝心的儿媳妇,心想这事儿得替婆婆把好关,这事儿关系到全家上下的安定团结,甚至能否稳定,决不能小视,更不能马虎。
一连几天,阿芳趁婆婆不在家时查看了电脑,从他两的聊天里找到了“暧昧的证据”。
原来,“大老王”是个机关人,肚里有点“墨水”,干了大半辈子“爬格子”的活,也没熬上个一官半职。两年前退休时还是一个“半圆不圆”的“科员”,偏偏这时卧床多年的老伴又走了,剩他孤身一人,自立独居。“大老王”这两年也想找老伴,但总是阴差阳错,没有合适的。
没几天,阿芳在江边健身广场找到“大老王”,直接说明来意,把个“大老王”高兴的都有些找不到北了,就跟还像当“科员” “伺候”领导那样,不住嘴地说,好啊,好啊,我们就听你的安排了。
这天,太阳显得极为温柔,没了往日的火辣劲,蔚蓝的天空上只有几片淡青色的浮云,像双饱经磨砺的沧桑碧眼,注视着世间的万千气象,不时地向享受阳光的人们传递秋波。
离婆婆家不远处的“老来乐”时尚餐厅,生意红火。
阿芳先于“大老王”早早就来到了小包间似的“浪漫厅”。
11.58分,婆婆准时赶到了,一分不差,守时守约。
“大老王”激动的连连向阿芳点着头,婆婆也是面带笑意,眼眶微红,一副心满意足的欣慰神情。
阿芳想,今天这戏肯定能成了。
餐桌上,“大老王”一个劲地给婆婆夹菜,递餐纸,还不时地建议应当多吃这个?少吃那个?像个“美食专家”不住地嘘寒问暖。
阿芳要的一道“拔丝苹果”上来了,“大老王”第一个先夹起来放到自己嘴里尝一口,然后才从盘里夹起第二块放到婆婆的餐碟里。你婆婆爱吃甜的,要是酸的就不能让她吃,酸的对胃没好处。
这中间,婆婆不知什么时候,紧皱了两下眉头,一只手很不情愿的捂在了腹部上,身体有些略微向前下弯。这时“大老王”立刻从自己衣兜里掏出一盒“葵花胃康灵”,急忙取出两粒送到婆婆面前,赶紧问,是不胃病又犯了,赶紧吃上就好了。
几声绵绵细语,好生让人感动。
细一想,人家两人连这些饮食爱好、有啥毛病都相互了解的一清二楚了,这事儿肯定“板上钉钉——没跑”。
走出餐厅那会儿,日头正火辣辣地照着行人。
“大老王”像早有准备似的从随身带来的方便兜里取出一把伞,很从容地打开,遮在婆婆的头上,随手又从右面的衣服兜里拿出一小瓶风凉油,非让婆婆在脸上摸两下,还念念有词的说,这样能防晒,能避免头晕,能有一种凉爽的感觉……
路上,阿芳问婆婆,大老王怎么样?
婆婆说,人倒不错,怪好的。但咋找这么个地方见面,叫人知道了多不好意思!
阿芳说,你管那些干啥,只要人好,你两情投意合,在什么地方见面就“无所谓啦”!爱情是不分地域的,浪漫也没有年龄啦!
2013年8月30日 于北方·伊春·悠然居

沈学印,曾供职电视媒体,现退休。已有400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百家报纸杂志发表;出书30余部、编书20余本、创办民刊80余期、获奖30余次。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等。现为《乌苏里江》《知青文学》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