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歌与“2路汽车”的故事
--新疆纪行(十四)
作者/葛国顺
这次新疆旅游,6月18日入驻新疆昆仑宾馆,同行有位老板特意在八楼安排晚餐,那里至今“2路汽车”至今还停放在那里,听说还有故事,我可是个玩文字的人,便特别留意这事,抛根问底,探个究竟。
原来,这里一首歌与“2路汽车”还有一个的故事。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不知道你是不是还记得当初的旋律。当时刀郎在这首歌之后可是一下子风靡全国了。记得那个时候不管是你去哪里,饭店,歌厅还是只是走在街道上,又或者是去弄农家乐你都是可以听到这首歌的。甚至走在路上都会听到有人哼哼几句。那个时候这首歌的火爆程度应该和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差不多了,都是瞬间就被各种传唱。
“ 2002年的第一场雪
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
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
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是你的红唇粘住我的一切
是你的体贴让我再次热烈
是你的万种柔情融化冰雪
是你的甜言蜜语改变季节
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
2002 年的那场雪早已消融,但 2 路汽车与昆仑宾馆的故事,却因为这首歌有了永恒的生命力。2004年刀郎凭借此歌走红后,八楼站和2路公交因歌词走红成为网红打卡点。如今去乌鲁木齐,仍能看到昆仑宾馆矗立在街头,只是周边早已高楼林立,“八楼” 不再是城市的制高点;2 路汽车也几经调整线路,却依然会在宾馆附近的站台停靠。有外地游客特意来坐 2 路车,在昆仑宾馆站下车时,会下意识地哼起那句 “停靠在八楼的 2 路汽车”,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刀郎歌里的岁月。
那么这个问题就来了,就是这句歌词中的这个“二路汽车”,是怎么跑到了八楼的。难道是直接给开上去的?当年刀郎那句“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但是说起“八楼”这个名字可是很多人立马就会感觉特别的熟悉了。所以也就在它门前弄了一个站点。这才是歌词中的那句“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这么多年了,虽然杨坤、那英和他们的作品已经快被人忘光了,而刀郎和他那沧桑空灵的歌声,将永远回荡在歌迷心中!刀郎曾在采访中说,这句歌词源于他在乌鲁木齐的真实经历。某个冬日的傍晚,他在昆仑宾馆门口等 2 路汽车,雪花簌簌落下,公交车迟缓地停靠站台,车上乘客的剪影在昏黄灯光里晃动,那一刻的画面与心境,后来便化作了歌里的句子。没有刻意的抒情,却精准捕捉了西北城市里独有的温情 —— 在凛冽的寒风中,公共汽车的停靠像一个温暖的约定,连接着行色匆匆的人与家的方向。
其实"八楼"是乌鲁木齐公交车站的一个站台名,他创作的歌曲简单明了,感情真挚,受到当时很多人的喜爱,在当时几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会播放刀郎的歌曲,而《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这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么这个“八楼”到底指什么?其实它只是一个公交站的站名而已。
其实昆仑宾馆是个很老的建筑了。并且在当时可是当地最高的一座楼了,从外观可以看出它是一座有民族色彩的饭店了。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建成了,与北京的前门饭店使用的同一张的图纸,并且也是很有年代感的涉外的饭店了。据当地人说,早期的乌鲁木齐并没有什么高楼,1958年建立了一座高达八层楼的昆仑宾馆,这在当时是服务最好、楼层最高的宾馆,因此名声非常响亮。之后人们就把这块地叫作八楼,所以说刀郎歌中的“八楼”只是一个地名。八楼以前是非常的辉煌的,并且当时也是一座最高的建筑。从1959年就已经开始营业,然后这个名字就自然而然地流传下来了。其实,当时叫昆仑饭店。
一首歌与“2路汽车成就这样了故事,也成了城市的记忆锚点。它让昆仑宾馆不再只是一栋建筑,2 路汽车也不再只是普通的交通工具,它们成了无数人对乌鲁木齐的想象载体 —— 那里有大雪覆盖的街道,有缓慢行驶的公交车,有在风雪中等待的人们,有西北土地上特有的、粗粝又柔软的生活气息。多年后再听《2002 年的一场雪》,雪依然在下,2 路汽车依然在歌里停靠。而现实中,昆仑宾馆的灯光与 2 路汽车的站牌,仍在续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只是多了一层被歌声浸润过的温柔。
(2025.8写于草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