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愤斥鬼子侵犯华夏
词/廖尚光
怒火中烧,风云骤秋来气旺。抬头望纷约忆史,胸怀激荡。八十年来难忘辱,九三胜利民歌唱。要消除所有害人狼,军强壮。
侵华史,常铭记;灭群虎,武全亮。要报仇血恨,等时机响。总有一天仇要报,消除鬼子不能忘。解中华民族受欺冤,烟花放。
创作于:2025年8月8日。
廖尚光的《满江红·愤斥鬼子侵犯华夏》,以激昂慷慨之笔直抒民族义愤,字间喷薄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民族尊严的捍卫,是一首饱含血性的爱国壮歌。
上阕开篇“怒火中烧,风云骤秋来气旺”,以“怒火中烧”直点情绪基调,“秋来气旺”则暗合秋日肃杀之气与民族精神的昂扬,起笔便将悲愤与激昂交织的氛围拉满。“抬头望纷约忆史,胸怀激荡”,由眼前景触发历史记忆,“胸怀激荡”四字道出那段屈辱史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八十年来难忘辱,九三胜利民歌唱”,明确点出对侵华历史的刻骨铭记与对胜利的珍视,“难忘辱”与“民歌唱”形成对比,既见伤痛之深,更显胜利之重。“要消除所有害人狼,军强壮”,则将情感推向行动宣言——以强军之力抵御外侮,护佑民族,掷地有声。
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侵华史,常铭记;灭群虎,武全亮”,以斩钉截铁的对句,强调铭记历史的必要性与强军备战的决心,“灭群虎”“武全亮”尽显不容侵犯的强硬姿态。“要报仇血恨,等时机响”,直白抒发对历史仇恨的铭记与等待雪耻的信念,虽带激愤,却暗含对民族复兴、国力强盛的期待。末句“总有一天仇要报,消除鬼子不能忘。解中华民族受欺冤,烟花放”,以坚定的预言收束,“烟花放”的意象与“受欺冤”形成对照,既展望洗雪国耻的欢庆时刻,更强化了“不忘历史”的核心诉求,让整首词的情感在激昂中透着对民族未来的笃定。
全词不避直白,以口语化的表达倾泻胸臆,如战鼓催征,字字皆含血泪与豪情。虽未刻意追求词牌格律的精巧,却以真挚浓烈的爱国情怀,将铭记历史、强我中华的心声抒发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极具情感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