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92)》「向未来挑战」(2240辑)

晨间寄语
消息:7月29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7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永信的信息已从官网撤下。
以消息开篇,没有跟风的意思,只是寻着寄语一事一议的初衷,感想一些曾经的遇见。母亲在世时虔诚向佛,不时与老年信友参加一些寺庙举行的敬香吃斋活动,随后会带回一些手串红带之类,分发给子孙。老人家喜欢,我们当子女的也迁就。出差远行,去到名山大川,也给老人家带些佛善信念之物。一来二去,远看近观,也见闻过一些古刹高墙、恢宏钟楼。然,有些地方,让人退避三舍,还心有余悸。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我曾慕名而至,却扫兴而归。到得那里,被其山峦叠翠,松柏衬映的古塔寺庙、风景如画般的布局深深吸引,真想随心所欲地拍照、打卡一番。可随之而来的几声“阿弥陀佛”,打乱了我一时的方寸。几个年轻和尚追着,要我“请”走他们手中的挂件、佛珠、手串,而价格皆在“六六”大顺上起。几个和尚虽然都穿着袈裟,但都有一股子穷追不舍的劲头,那架势,你不“请”走,誓不罢休,我只好选择朝着有治安岗亭的方向走…。
之后,那天的时间和花钱打算,只想为母亲的委托,敬罢香就走,再没有游览的兴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所谓高香,让人不敢妄自菲薄。动辄几百上千上万,我选了三柱1米左右的香,点燃后上了,敲了神龛上响钟的和尚过来告诉我,888元。我心里一格登,又给自己挖了个坑,为什么不事先问清楚呢?木已成舟,掏钱时拿出来皮夹,那和尚直接伸手将仅有的一千多块钱全部抽走,口里还说:施主,上香为一家人求福,不要扣扣搜搜的了,阿弥陀佛!
我再无分文现金。五台山,给了我深深的余悸,此生不再去。同时,和尚一名一词,不想再有好印象。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重性,辩证法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在青岛海边的一处寺庙,那里曲径通幽,清雅肃静。门上贴有此处不接受捐款赞助之类的字样,那里的和尚大多在打扫、修剪园林之类。看得出来,所有进出的香客,只为敬香和瞻仰,面部表情都洋溢欢笑与快乐…。
网友有言,自从寺庙收了门票,那里的菩萨不再显灵,自从和尚进了歌舞厅,神仙已走开。我在峨眉山上看到的小和尚、小菜小酒、小坤包、游戏机电脑…,感觉此处的和尚了得。虽然远离了城市繁华与喧嚣,但是,现代人当的现代和尚、还真的现代…。
我的家乡是贵州省现有的唯一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原本是没有寺庙的。自从得以“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冠名后,那旁边陡起一座寺庙,当地远古没有过的和尚,也在寺庙内为燃香而起价,你说这是什么、又叫什么……?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见闻,见闻遍天下…。我的所见只为一隅,不敢概全,谢谢!
新的一天,早安!
202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