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六章 匣里金钗血未销
晨雾在竹林间流淌。秋水用铜钥匙打开祠堂偏门的锁时,铁锈簌簌落在她手背,像凝固的血珠。昏暗的阁楼里堆满蒙尘的账本,最里侧有个雕着并蒂莲的红木匣子。
匣中婚书已经泛黄,母亲清秀的字迹写着:"云氏婉君与程家明永结同心"。秋水颤抖的手指触到下方干涸的墨渍——那分明是被人强行按上去的指印。
"当年你娘怀着你时..."孙婆婆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程家明送来雪灵芝,却被你爹当成赎罪的羞辱。"
阁楼地板吱呀作响。秋水转身时碰倒烛台,火光中浮现墙上的血字:"药方在瀑布第三道叠水后"。她突然想起远帆昏迷时反复念叨的坐标。
---
第七章 夜雨剪春韭
暴雨冲刷着山洞前的菜畦。远帆帮孙婆婆收晾晒的药材时,发现装雪灵芝的锦囊里藏着半张地图。羊皮纸上"程家明"三个字被血迹模糊,与他父亲临终前交给他的那半张竟能严丝合缝。
"当年我叔叔..."远帆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掌心赫然出现与云守山相同的血丝,"是不是也得了这种病?"
孙婆婆捣药的手顿了顿。石臼里青紫色浆液散发出苦香,就像二十年前那个雪夜,她为难产的云婉君熬制的最后一碗汤药。
洞外传来树枝断裂声。秋水浑身湿透站在雨帘里,手中药方与她脖颈间的胎记形状一模一样——那是用特殊药汁绘制的藏宝图。
---
第八章 人生长恨水长东
"所以雪灵芝本该救我娘?"秋水将婚书拍在石桌上。火把照着她红肿的眼睛,远帆第一次发现她瞳孔深处泛着和自己一样的琥珀色。
孙婆婆叹息着展开两张地图:"你爹当年砸了药炉,却不知婉君早已..."
远帆突然夺过秋水手中的药方。羊皮纸在火上烘烤后浮现诗句:"情人泪里藏相思,明月松间照忘机"。他想起叔叔日记里那句:"我们的孩子右肩会有朱砂记"。
秋水倒退着撞翻药篓。她右肩确实有枚枫叶形胎记,而远帆锁骨处的青色瘢痕,与云守山咳血时抓挠的位置分毫不差。
---
第九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你们是兄妹!"云守山带人包围山洞时的狂笑混着咳血声,"程家明到死都不知道..."猎枪走火打碎岩壁的瞬间,秋水看见父亲袖口露出的伤疤——那分明是争夺药炉留下的烧伤。
远帆突然冲进暴雨中。他站在悬崖边展开完整的羊皮纸,月光下清晰可见交叠的"云"与"程"字水印。二十年前的情人泪瀑布前,两个家族的长辈曾在此歃血为盟。
"药方是假的。"他举起泛着蓝光的石碑,"真正重要的是潭底能治咳血症的玉髓!"
秋水看着他纵身跃入深潭,水面浮起的血花像极了她襁褓上那朵。
---
第十章 青山遮不住
清明雨打湿了新坟。秋水将雪灵芝栽在合葬墓前时,铜钥匙突然断成两截——里面掉出张字条:"孩子交给孙姐"。
瀑布轰鸣声中,远帆从背后为她披上嫁衣。这是他母亲留下的,袖口还绣着"云程合欢"的字样。他们相握的手腕上,红绳已经长进皮肉,成为永不褪色的印记。
"阿爹最后给了我这个。"秋水展开染血的族谱,云守山在临终前划掉了所有仇怨记载。远帆的吻落在她眉间朱砂痣上,那里现在戴着程家祖传的玉坠。
山风卷着碎花穿过石碑群。孙婆婆在远处哼着古老的歌谣,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那对年轻人也这样站在月光下。情人泪瀑布的水雾升起彩虹,笼罩着相互依偎的身影。
(全书完)
---
后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写完《青山遮不住》的最后一章,我的心里仍回荡着云秋水和程远帆的故事。他们的爱情像山间的溪流,清澈而坚韧,即使历经乱石险滩,终究汇入大海。
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源于我对山乡传奇的迷恋。那些藏在云雾深处的村落,总有着不为人知的往事,而爱情,往往是最动人的那一页。云秋水的倔强、程远帆的执着、孙婆婆的隐忍、云守山的悔恨……每一个人物都在命运的长河里挣扎,却又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
琼瑶式的爱情,总是带着宿命的色彩。云程两家的恩怨,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可偏偏爱情就是那道横跨深渊的桥。秋水与远帆的相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们背负着上一代的仇恨,却依然选择相信彼此,甚至不惜以生命为赌注。这样的爱情,或许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但在故事里,它熠熠生辉。
而更让我感慨的是,这个故事里的“恨”终究败给了“爱”。云守山临终前的悔悟,孙婆婆守护多年的真相,情人泪瀑布下埋藏的玉髓……一切都在诉说着:仇恨可以蒙蔽双眼,但爱能让人看清真正重要的东西。
最后,感谢每一位读到这里的读者。希望这个故事能让你在某个瞬间,想起那些为爱勇敢的人,想起那些被时光掩埋却依然动人的誓言。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愿天下有情人,终能跨越山海,相守白头。
—— 作者
2015年8月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