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立秋吟
(苏轼体.词林正韵.十一部)
唐增虎(山东)
山绿天澄,风拂林盈。
人忙勿、雨洗秋明。
落英岂远,媚有芳程。
鸟蝉歌,鸳鸯戏,雁鸣清。
精雕珍篆,笺凝神魄。
唤浮名、笑对余生。
赤心何老,心愿迟成。
昼炎阳恐,婵娟皓,果秋琼。

该词作以苏轼《行香子》词牌为范本,融合了古典意象与现代审美,整体呈现立秋时节的物候特征与人生哲思。以下从内容、技法、意境三方面评述:
一、内容解析
上阕写景
开篇“山绿天澄”以简笔勾勒秋日晴空山色,延续苏轼“清夜无尘”的澄澈感;“风拂林盈”暗合杜安世“黄金叶细”的秋景刻画手法。
“人忙勿”三句化用苏轼“叹隙中驹”的时空意识,将“雨洗秋明”的清洁感与“落英岂远”的哲思相联结,类似晏几道“断钟残角”的暮色意象。
末句“鸟语蝉歌”至“雁鸣清”形成声景交织,呼应张先“舞雪歌云”的通感技法,又以雁鸣点题立秋节气。
下阕抒怀
“精雕珍篆”承袭苏轼“虽抱文章”的文人雅趣,而“唤浮名”直指其“虚苦劳神”的批判精神。
“赤心何老”句超越传统悲秋主题,类同范词“枕林泉、涤净心灵”的超脱感,末句“果秋琼”以秋果喻人生收获,暗合晁补之词牌正体的丰收意象。
二、技法特色
章法结构
严格遵循双调六十六字体例,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符合晁补之词谱规范。
上下阕均采用“四三三”句式(如“鸟语蝉歌,鸳鸯戏,雁鸣清”),节奏轻快,延续行香子词牌“风月清欢”的特质。
语言风格
炼字精当:“澄”“盈”“明”等字营造通透意境,“恐”“皓”“琼”形成虚实相生的色彩对比。
用典含蓄:如“婵娟皓”化用苏轼“对一张琴”的闲逸意象,“浮名”呼应其“虚苦劳神”的批判。
三、意境评价
自然与人文交融
既有“山绿天澄”的写实笔法,又含“心愿迟成”的象征意味,类似杜安世“陶潜影,张绪态”的文人气质塑造。
突破传统悲秋主题,以“果秋琼”收束,赋予秋日以新生希望,较之苏轼“衰容”“慵”的颓唐更显积极。
时代精神映射
“人忙勿”暗合现代生活节奏,“赤心何老”体现老当益壮的进取意识,兼具古典形式与现代内核,类似当代词人“乘物游心”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