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87》「飘舞的剑」(8459辑)

晨间寄语
今天是立秋,意味着2025春过夏结秋季到来。这一年,加上闰六月,已过大半。立秋的字面意思:“立”为起始,“秋”原指禾谷成熟,组合后既表示秋季的开端,也象征农作物进入收获期。
以现有的说法,所有人在这个夏天经受了前所未有的炎热,有些地方百年难遇。网络微信晒出的小程序中,有坐上电瓶车被烫得直跳、甚至外裤融化在坐垫上现出了有颜色的裤衩…。
有史以来,人类和动物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栖身。就高温与低温而言,人类耐高温的极限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暴露时长及湿度条件。核心体温超过42℃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而外部环境温度超过50℃且无保护时,人体可能因无法散热在数小时内死亡。相较之下,人类耐低温的能力要强些。生活在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可以在摄氏零下50甚至70的环境里生存。一个不争的事实,冷了可以多穿,热了,脱剩这身皮囊,再也找不到脱的。
我写过,现代人候鸟似的生存方式有些折腾。现在看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当然哪儿好在、哪儿待着去啦!
立秋了,大家都盼着近距离的秋高气爽、谷熟丰忙。让闰年寓意在通过时间校正维系农耕文明与自然规律的关系里,同时衍生出特定的民俗吉祥象征。人,皆以向乐向好向利而生。
愿下半年,好收成、好光景[玫瑰][玫瑰][玫瑰]!
新的一天,早安!
202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