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作者/大马迎风
万绿丛中千点黄,
高阳炙烤泛秋香。
农人暗喜凭云眺,
月影铺开备谷仓。
2025、08、07农历已巳年立秋之际写于沈阳青年湖侧畔
山高林密点评:
大马迎风老师的这首七绝题为《立秋》,语言优美,情感细腻,紧扣时令,捕捉精微。作者通过独步青年湖畔时,将自己的情感和诗意通过意象诗句升华。描绘了立秋时节特有的景象和农人的喜悦心情。
起句:”万绿丛中千点黄”, 精准捕捉了夏末秋初的典型物候特征。这“黄”可能是初黄的树叶,如银杏、栾树等、早开的秋花如菊花、桂花初蕊、或是开始成熟的果实如梨、早稻等。一个“点”字,形象生动,既显稀少,又暗示秋意初萌,是万绿丛中悄然发生的变化。视觉对比强烈,点出主题“立秋”。
承句:“高阳炙烤泛秋香”,接着开始渲染立秋时节“秋老虎”的炎热特点。关键在“泛秋香”三字,这是一种通感。香气嗅觉是抽象的,但“泛”字让它变得可感,仿佛香气如水般在热浪中浮动、扩散。这“秋香”可能是成熟谷物、瓜果的甜香,是草木在热力催逼下散发的独特气息,或是干燥空气中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凉感。此句巧妙地将触觉(炙烤)与嗅觉(秋香)结合,写出暑热中初生的秋意。
转句:”农人暗喜凭云眺”, 视角从自然景物转向人物。立秋对农人描写意味着收获季节的临近。“暗喜” 二字传神,写出农人看到秋意初显、预兆丰收时,那份含蓄而发自内心的喜悦。情节符合农人朴实、不事张扬的性格。“凭云眺” 动作内涵丰富。可能是在田间劳作间隙的远望休憩,可能是观察云气(古有“立秋看云占收成”的农谚),更可能是在眺望那片孕育着丰收希望的田野。这个动作连接了农人内心的喜悦与外在的秋景。
合句:”月影铺开备谷仓”, 结尾安排巧妙,时间从白昼转到夜晚。皎洁的月光“铺开”,营造出宁静、清朗的秋夜氛围。“备谷仓” 是立秋后重要的农事活动,清理、修缮粮仓,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做准备。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虚实结合让诗意妙不可言。清冷的月光(虚景)与实在的劳动(备谷仓)交织。
整首作品以敏锐的观察捕捉夏秋之交的细微变化,用生动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立秋时节的自然风物和农人情怀。诗中既有对酷暑余威的刻画,更有对初生秋意的欣喜和对丰收的殷切期盼。尤其是结尾月下备仓的画面,充满了劳动的赞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立秋》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田园意趣的佳作。在青年湖侧畔写成,更添一份临水观秋的闲适与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