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下 方得云开
——品王炳强先生新诗《学会放弃》有感
郑世兴
读罢王炳强老师的诗作,仿佛看见一位智者执笔立于时光长河边,将“舍与得”的哲理化作粼粼波光。诗中松柏弃沃土而立悬崖的决绝,梅菊舍安逸而战风雪的傲然,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人生这场修行,既要懂得提灯前行,更要学会适时放手。诗中最触动我的,是那些穿越历史长空的“放弃”。张良弃印如弃敝履,在功成名就时转身离去,方得善终;陶潜解下五斗米的枷锁,让东篱菊花开成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图腾;蒲松龄挥别科举的独木桥,在聊斋的烛火里为鬼狐立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些选择看似是“失”,实则是将生命投向了更辽阔的星海。就像黄河在入海前必须舍弃群山的挽留,人生某些阶段的放弃,恰是为了让灵魂奔向更浩瀚的海洋。
有时候,我们总被告知要“坚持”,却鲜少有人提醒“何时该松手”。有人死守着即将沉没的船,有人紧攥着凋零的花,却忘了岸边有新的舟楫,掌中有待放的新蕊。王老师的诗句如一记清钟:“不放弃蝇头小利,哪有万贯家财?”我们应该懂得真正的获得,往往始于破茧的那一刻。
不得不承认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之后,但当坚持失去了意义,放弃便是最好的选择,坎坷的经历告诉我这需要“审时度势”的大智慧。放弃从不是怯懦者的退路,而是智者给生命留的转圜。就像秋天的树主动抖落黄叶,不是向寒风屈服,而是为来年的新绿积蓄力量。那些在人生岔路口果断转身的人,往往比固执前行者更接近星辰。正如诗中所言:“要获得玫瑰,就必须放下蔷薇”。生命的行囊有限,装得下月光就装不下霜雪,懂得取舍,才能轻装走向远方。
人生就是如此,当我们学会在恰当时机松开手指,那些曾经紧握的沙砾,终将在时光里凝成珍珠。

作者简介:郑世兴,济南市章丘区人,现居淄博市淄川。副主任医师(退休)。正业从医,业余爱好读书、写作,常有散文、随笔等见诸各级报端。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优秀作家称号。
链接:
学会放弃
王炳强
要学会执着,
也要懂得放弃。
不放弃蝇头小利,
哪有万贯家财?
不放弃斤斤计较,
哪有海阔天空?
不放弃安逸享乐,
哪有丰功伟业?
松柏放弃了肥沃的土壤,
得到了扎根于悬崖、迎风斗雨的雄姿。
梅菊放弃了安逸,
得到了迎斗风雪的傲骨;
放弃了绚丽多姿的夕阳,
才有了日出东方的辉煌;
放弃了生机盎然的春季,
才能迎来硕果累累的秋黄。
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没有放弃
哪能得到收获?
生活的艺术
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要装进一杯新泉,
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
要获取一枚玫瑰,
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
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
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
张良弃官退隐,
才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
的悲惨结局;
陶潜放弃了“为五斗米折腰”
才有了“采菊东篱下”的放达闲适;
蒲松龄最终放弃了乡试
才有了煌煌名著《聊斋志异》。
执着是一种人生魄力,
放弃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作者简介:王炳强,济南五中语文高级教师。退休前后有260余篇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教学论文等刊发在《大众日报》、《济南日报》、《山东教育》、《联合日报》等各级报刊和微刊上。诗文结集为《两耕文集》,现为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