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态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我们立足乌岩岭独特的生态优势,探索适合杨梅、油茶林生长的林果业发展之路。自2014年开始,我们支部一班人并种植能手,各集聚要素投入,带头流转近200亩山地,注册成立“北渡村杨梅种植专业合作社”,引种和嫁接杨梅品种。在长达10年时间里,支部成员带头钻研生态种植技术,强化生态防治,实现了杨梅高产稳产,单颗最大重近100克,连续2次获评新化“杨梅王” ,年产量超50000斤,成为新化特色农产品对上交流的“贡品”。该产业不仅让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富足起来,也为村民开启了增收之门,提供100余个临时就近就业岗位,年增收超5000元。以此为契机,我们支部还新发展150亩油茶林和50亩脆皮李子,成立5家专业合作社,带动105户418人参与,让村民紧紧嵌入生态特色产业发展链条,共享发展红利。
——注重生态治理,夯实发展根基。通过近年实践,我们支部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生态振兴的本质在于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无疑,这需要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产业升级和融合,以推动生态理念嵌入乡村发展全链条,构建兼具乡土特色与现代文明的生态乡村。具体来说,就是以绿色科技推广运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绿色转型来破解传统农业资源消耗高、产品转换效率低等瓶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传统农业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模式转型,实现乡村经济与乡村生态的双重效益提升。且坚持以制度创新构建生态治理现代化长效机制。为此,我们进一步建立了党支部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治理体系,激发了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和村民等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从而助力于北渡村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的协同互促。(杨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