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磬之审音
一罗培永
磬成待调,犹玉待琢也。其声未协,必假巧匠之裁;其律未谐,当循伶官之法。故调磬之道,先辨清浊,次定宫商,审毫厘之差,求天地之和。
悬磬于虡,击以柔槌。听其初鸣,若雷霆乍奋,必削其厚;闻其馀韵,若虫鸣幽草,当补其薄。或凿其倨,令清声上扬,如寒泉漱石;或磨其句,使浊音下沉,似暮鼓传林。轻凿则声扬,重磨则音抑,进退在毫发之间,刚柔存呼吸之际。
律管校之,黄钟为基,太簇为次。若声高于律,则刮其内侧,如刮垢而光生;若音低于律,则削其外缘,似删繁而意显。三敲三听,五校五改,使宫声洪厚如君主之德,商声清越似臣下之节,角声悠扬类万物之生,徵声明亮若火焰之腾,羽声婉转犹流水之逝。
八音相和,必令磬声居中,不夺丝竹之柔,不掩金石之烈。击之则应律而不浮,停之则收韵而不滞,远听如鹤唳云端,近闻若珠落玉盘。盖调磬者,非独调器,亦调心也。心不静则音不宁,志不专则律不和。是以古之伶人,必先正心,而后审音,故能使顽石吐清音,幽泉鸣雅韵,合天地之序,通神明之德焉。
海龙石磬艺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