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龚飞,男,60后,退休职工,中共党员,四川泸州人,大学本科,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入选家庭。中国散文学会和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泸州市龚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泸州本土文苑联谊会秘书长。散文《话说牙齿》《说“春”》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三等奖,散文《我家住在长江边》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散文《书为伴》《我的称呼》《做客农家》入选《新诗文选》《四川精短散文选》《盛世长讴》等书。
今日立秋,暑气渐退,天地仿佛被一双温柔的手轻轻翻过新页。日历停在八月七日,星期四,农历闰六月十四。俗语道:“六月连三伏,人间似火炉。”今年因闰月之故,时光似被拉长,明明已炙烤良久,却仍徘徊于农历六月。三伏自七月二十日燃至八月十八日,而六月与闰六月首尾相连,自六月二十五日延至八月二十二日,如一条漫长的火带,将整个伏天紧紧包裹。古人云:伏藏六月,暑气难泄,果然热得轰轰烈烈。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位,悄然宣告夏的退场与秋的登场,宛如季节的温柔使者,于无声中转换乾坤。
然而,就在这火炽的日子里,秋,悄悄递来了第一封素笺。立秋,这季节的分水岭,将夏的炽热与秋的清凉隔在一线之间。民间于是有了贴秋膘、咬秋、晒秋——一口肉、一枚瓜、一匾谷物,既抚平苦夏里消瘦的胃口与倦意,亦将闷了一季的暑气徐徐驱散。贴秋膘时,人们围坐桌旁,大啖羊肉炖汤,仿佛将夏日的疲惫尽数吞下;咬秋之际,脆甜的西瓜汁水四溅,凉意直透心脾;晒秋的谷物在阳光下铺展,金黄如希望的画卷,缓缓舒展。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这封秋的请柬来得偏早,人们不禁暗忖:那唤作“秋老虎”的猛兽,是否仍蛰伏门外?愿它倦了、乏了,莫再伸爪扰人。毕竟,在户外挥汗的兄长姐妹,仍需于灼灼烈日下撑起生活的帆,防暑降温、远离热射病,方是人间至要的周全。愿秋虎的咆哮化作微风,轻拂疲惫的脊梁,让汗水不再苦涩,只余清凉慰藉。
立秋,是光阴赠予我们的一枚琥珀,封存夏的蝉鸣,亦预藏秋的桂香。此刻,且将第一条祝福写进风里——
愿第一缕秋风,如久别重逢的旧友,悄然掠过你的额发,带走燥热,留下柔软;
愿第一粒桂花,于某个黄昏倏然迸发甜香,似暗夜亮起的灯盏,替你驱散眉间倦色;
愿第一片落叶,轻旋于你掌心,脉络镌刻整个夏天的故事,却只让你读出从容与释然;
愿第一场微雨,轻叩窗台,如谁低语的“别怕”,诉说所有辛劳终将被温柔以待。
愿第一颗晨露,在草尖闪烁,若晶莹珍珠,折射你前路的明净与希望;
愿第一声雁鸣,划过天际,似远方信使,捎来思念的暖意与归途的安然。
愿你的秋天,无憾然落叶,唯丰收的欢喜;无焦灼等待,唯水到渠成的答案。
愿你心怀自信,目有远方——当晨曦穿破薄雾,你抬眼,不见萧瑟,唯见金光万顷;当夜幕覆上轻霜,你回眸,不遇寂寥,唯有灯火可亲。
愿你的步履轻盈,如落叶归根般笃定,每一步皆踏在岁月的馈赠之上;
愿你的心田丰盈,似秋果累累,每一颗俱饱含耕耘的甘甜。
让我们以一叶为笺,共写并蒂之名;
以三分秋色为墨,晕染四目相对的笑意;
以五谷丰登为鼓,击响六月耕耘后的酣歌;
以七彩秋光为绸,将八面来风裁作新裳;
以九九艳阳为曲,佐十分惬意,共酿一壶名为“秋”的醇醪,与君同饮。
再以十里稻香为弦,拨动心湖涟漪,让欢歌在秋风里久久回荡;
以百果馨香为韵,织就锦缎华梦,覆盖所有疲惫与沧桑。
立秋,已至。
愿你的日子,从此光阴缓行,瓜果沁甜,月色如练;
愿你的前路,稻浪翻涌,雁字横斜,每一步皆踏在金黄的希望之上。
愿你的世界,若秋空高远,云卷云舒间尽是自在与澄明;
愿你的时光,似秋水长流,波澜不惊却深蕴生命的丰饶。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愿所有美好,如约乘风而至;
愿每缕清风,皆携岁月祝福,轻吻你的脸颊;
愿每片云霞,俱化温暖羽翼,托起你前行的期冀。
秋已来,愿它温柔如初,抚平夏的喧嚣,开启新的华章。
编辑飞雪(白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