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 秋 》
关 东 月
当第一缕秋风悄然拂过大地,立秋的脚步便轻轻踏来。它像是季节的使者,带着微妙的变化,不动声色地宣告着一个旧时节的渐去,一个新时期的将临。
清晨,阳光不再如盛夏那般炽热得咄咄逼人。它洒在大地上,虽依旧明亮,却添了几分温柔。空气中似乎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那是一种混合着夏日余温和初秋凉意的气息。草叶上的露珠,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像是大自然为迎接立秋而精心准备的珍珠。它们比夏日的露珠更凉润,仿佛在悄悄诉说着季节的更替。
走进树林,树叶还未完全褪去夏日的深绿,但仔细看去,已隐隐有了些许变化。那些边缘的叶片,像是被时光轻轻染上了微黄的颜料,如同岁月悄然留下的痕迹。偶尔有一片半黄的树叶飘落,打着旋儿,如同一只蝴蝶在跳着最后的独舞。它缓缓地落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这声响在寂静的树林里,宛如立秋的一声轻叹。树上的蝉鸣,也不再像盛夏时那般喧闹而不知疲倦。它们的叫声似乎变得稀疏,带着一种慵懒,像是在回味着夏日的热烈,又像是在适应着即将到来的秋凉。
田野里,农作物像是感知到了立秋的召唤,都在努力地走向成熟。稻穗开始变得沉甸甸的,饱满的谷粒在穗间相互拥挤,仿佛在争着展示自己的充实。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高粱举起了红红的火把,像是为立秋的到来而欢呼。玉米的胡须变得干枯,而包裹在里面的玉米粒却愈发饱满,如同一个个怀揣着梦想的精灵。
池塘里,荷花虽仍有盛开,但已不复盛夏时的盛景。荷叶的边缘开始微微泛黄,有的甚至已经残破,像是一位美人在时光中渐渐失去了她的娇艳。然而,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一种带着时光沉淀的凄美。残荷之下,偶尔有小鱼游过,它们的身影在水中穿梭,似乎也在寻找着立秋带来的新变化。
立秋的天空,变得更加高远而湛蓝。云朵像是被秋风漂洗过,洁白而蓬松,如同棉絮般飘浮在空中。它们自由自在地变换着形状,一会儿像骏马奔腾,一会儿像羊群漫步,像是在天空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一场无声的戏剧。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这时候的风,已经有了明显的凉意,吹在身上,让人不禁打个寒颤。人们坐在家门口,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谈论着即将到来的秋凉,眼神里既有对夏日的不舍,也有对秋天的期待。
立秋,它是一个过渡的节点,连接着热烈与沉静,孕育着收获与希望。它让我们在感受时光流逝的同时,也学会珍惜每一个季节的独特韵味,如同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历程。

关东月,吉林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世界诗人》签约作家,《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黑土文韵》特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文学艺术》副总编,《中外文化传媒》副主编,《当代精英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诗刊,《春风》《蔘花》,《青年月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及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有多篇获奖作品被选编入《当代华语作家获奖文集》,《中国亲情诗典》,《中国实力诗人优秀作品集》,《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精典小说,散文,诗歌集》等多部国家出版物文集。荣获全国首届东岳文学奖,第三届孔子文学奖。

